山东高青黄河文化(黄河文化与青春)

erjian2022-07-1251

本文目录一览:

黄河流经山东哪些地方

黄河经泰安市的东明县流入山东省内,自西向东流经泰安东明、菏泽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梁山县、东平县、东阿县、平阴县、长清区、齐河县、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济阳县、章丘市、邹平县、惠民县、高青县、滨州滨城区、博兴县、利津县、东营区、垦利县,最终在东营流入渤海。

按地级市来说:

流经菏泽、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淄博、东营.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拓展资料:

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如内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阴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水渠。龙门~潼关河道摆动也较大。

不过,这些河段演变对整个黄河发育来说影响不大。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资料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黄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变迁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中国文化摇篮——黄河的变迁

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历代对河源的探索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对这一象征着中华民族古文化摇篮的河流发源地,曾进行过长期探索。

1.古代“河出昆仑”及“伏流重源”的臆说

《尚书·禹贡》最早就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说明远在公元前五至三世纪,当经济文化发展较高的中原地区与西部河源地区还没有发生直接联系的时候,我国人民就已经知道黄河是发源于今青海东部积石山一带①。成书于《禹贡》之前的《山经》说:“昆仑之丘,……河水出焉”②。《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淮南子》:“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据胡渭考证,“自汉以前,但知昆仑在中国西北,终未明在外国某地也”③。说明人们对当时为戎羌诸族所占居的黄河上源一带的真相,还不很清楚,所云黄河出于昆仑,可能来自间接传闻或是一种臆度。

汉朝通西域后,“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①从此,将今新疆西部的于阗河当作黄河源,于阗河所出的于阗南山称为昆仑山,成了河出昆仑说的根据。

张骞向汉武帝汇报在西域的传闻,于阗河“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①。其后,班固更进一步加以引申说:“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③古代“导河积石”和“河出昆仑”的传说,便这样与西域流传而来的“潜流复出”的说法揉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伏流重源”的谬说。

2.晋、唐时期对青海河源地区的初步认识

魏、晋时期,内地人民从对吐谷浑所据青海地区的密切往还中,逐渐了解到河源不在新疆,而在青海境内。晋代张华所著《博物志》第一次提出“源出星宿”④。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平定吐谷浑后,在今青海贵德以西黄河上源地区设置河源郡,也表明了当时人们对河源所出地区的确认。及至唐代,和青海、西藏等地的羌、藏族人民交往频繁,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到达河源地区:“阅月,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观河源。”⑤按星宿川唐《十道图》别作“星宿海”。柏海当即今黄河源上的扎陵湖。藏语扎陵系白而长之意,“白”与“柏”同音。后吐谷浑为吐蕃所并,唐蕃之间来往不断,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松赞干布曾“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⑥。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大理寺卿刘元鼎作会盟使出使吐蕃,进入黄河上源“虏曰闷摩黎山”①。据吴景傲《西垂史地研究》考证,闷摩黎山即今巴颜喀拉山,对河源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可见唐代对处于入藏通道的河源地区已有所了解。

3.元、明、清三代对河源地区的考察与成就

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派满族人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②。都实所率领的河源勘察队进行了我国历史上对河源地区的第一次大规模考察。潘昂霄著《河源志》一书,记载此行时曾越过黄河上源的两巨泽“阿剌脑儿”(指扎陵、鄂陵二湖),及“粲若列星”的“火敦脑儿”(指星宿海)。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河源考察的珍贵文献。

与都实同时期的临川人朱思本,得帝师巴尔济苏所藏梵文图本,译为汉文,其内容与潘昂霄的《河源志》互有详略。但他提到河源“水从地涌出如井,其井百余,东北流百余里,汇为大泽,曰‘火敦脑儿’”②。已明确指出河源来自星宿海西南百余里,正是今天卡日曲的位置。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僧侣宗泐往返西域,途经河源,在其所作《望河源》诗序中自记:“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其山西南所出之水则流入牦牛河,东北所出之水是为河源”④。按藏语“抹必力赤巴山”就是黄河与长江上源分界之山,即巴颜喀拉山。牦牛河即长江上源通天河。今卡日曲和通天河支流正是一山之隔,两源相去仅十多公里。由此可见,宗泐所见的河源,也是卡日曲,和朱思本所指河源是一致的。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以拉钖、舒兰为首的考察团,在探寻河源后,所进呈的《星宿海河源图》中,发现星宿海以西黄河有三条源流,“三河往东顺流入于扎陵”①。五十六年(1717年)清政府在全国进行大规模测量后所绘《皇舆全览图》,和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完成的新《皇舆全图》,以及当时人齐召南所著《水道提纲》②,都误将三条上源的中支“阿尔坦”认作黄河正源。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遣“阿弥达前往青海,务穷河源”③。据《湟中杂记》记述,阿弥达“查看鄂墩他拉共有三溪流出。自北面及中间流出者,水系绿色;从西南流出者水系黄色;……西面一山,山间有泉流出,其色黄。询之蒙、蕃等,其水名阿勒坦郭勒,此即河源也”④。阿弥达所见到的阿勒坦郭勒,据傅乐焕考证⑤,和朱思本、宗泐的发现是一致的,都是黄河正源“卡日曲”。藏语“卡日”意为铜色,“曲”为河的意思。因其流经第三纪红色地层,洪水期河水呈铜色,故名。阿弥达所发现的另外两支相汇于星宿海的源流,北面一支较小,今名扎曲;中间一支即《皇舆全览图》和《水道提纲》所说的“阿尔坦”,今名“约古宗列曲”。

4.解放后对黄河河源的考察及其再认识

解放后,根据国家大规模建设以及开发和治理黄河的需要,1952年8月,派遣一支河源查勘队对河源地区进行了实际考察。由于准备工作不够充分,调查也欠周密,在其报告中误将约古宗列曲认作黄河正源,及在其西北三十公里处的海拔五千二百一十四点八米的雅合拉达合泽山为黄河发源地。他们并轻信当地藏民的称呼,提出黄河源上的两湖应鄂陵湖在西、扎陵湖在东⑥,以致1953年以后的出版物和地图,都根据他们的报告作了错误的修订。并由此而引起学术界的争议。

1978年7月,青海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河源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考察队根据十万分之一航测地图进行测量的结果,卡日曲比约古宗列曲长约30公里。其源头有五条来自各姿各雅山的泉水,流量比后者丰富,流域面积达三千一百二十六平方公里,也远比后者为广。根据源远流长,水量丰富及流域宽广等原则,黄河正源应为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雅山的卡日曲。同时,根据实地调查和对照历史文献,重新确认了黄河源上的两湖应为“西扎东鄂”①。

图2-1黄河河源

以上历史证明,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早在元代对黄河发源地即有了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都实、朱思本、宗泐和阿弥达等,对探明黄河源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分述于下:

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

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

第三条见于文献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是《汉书·地理志》及《汉书·沟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经·河水注》的“大河故渎”。胡渭说:“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②。认为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

这条“大河故渎”的具体径流是:宿胥口以上与《山经》、《禹贡》河道同,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的一段,胡渭叙述较详;过长寿津后,河水折而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折东经高唐县南,再折北至东光县西会合漳水,复下折而东北流经汉章武县(今黄骅县伏漪城)东入海。

谭其骧考订,认为这条河道始于周定王五年河徙说虽不足凭信,但这条“大河故渎”的形成很可能早于《禹贡》、《山经》河,在春秋战国时代,它们曾长期并存,造为主次。“约在前四世纪四十年代左右,齐与赵、魏各在《汉志》河东西两岸修筑了绵亘数百里的堤防。此后,《禹贡》、《山经》河即断流,专走《汉志》河,一直沿袭到汉代”③。

战国中期下游河道全面筑堤后,发挥了蓄洪拦沙作用,因而河床比较固定。其间虽曾决溢过九次,最著名的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决于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东南注钜野(巨野泽,在今山东西南部),通于淮、泗”①。这是历史记载黄河夺淮入海的第一次。洪水“汜郡十六”②,历时二十余年,直至元封二年(前109年)始予堵塞。以后的几次决口大多经过数年即被堵住,河复故道。这条河道稳定了四百七十五年。但到西汉末年,由于泥沙长期堆积,“河水高于平地”③,重大改道,已势不可免。

3.东汉至宋初河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发生第二次大徙。“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堵塞”④。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近六十年,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⑤,始形成东汉大河,也就是《水经注》以及唐《元和郡县志》所载的大河。

东汉大河的位置较西汉大河偏东,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东行,复蜿蜒于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滨县之南入海。距海里程比西汉大河短,河道也比较顺直,东汉以后河水含沙量又相对有所减弱。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这条大河稳定了八百多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其间很少有决溢发生,也无大的改流。因此,魏、晋、南北朝各史多不志河渠,《隋书·地理志》也没有黄河经行的记载。

唐末宋初,由于下游河口段淤高,排泄不畅,曾出现多次决口。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唐景福二年(893年)黄河在河口段“自厌次县界决而东北流,迳勃海县(今山东滨县)西北,又东北至无棣县(今县同)东南而东注于海”①。又宋景佑元年(1034年),河决澶州横陇埽(今河南濮阳东),在其以下至长清一段河道南移,形成一条横陇河②。但长清以下河道没有变化,只是小规模的改道。

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第三次大徙。黄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昌湖集)决口,便由此改道折向西北,经河南内黄之东、河北大名之西,经今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沿着南宫之东,枣强、武邑之西,献县之东,至青县汇入御河(今南运河),经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宋人称这条河道叫“北流”或“北派”。

十二年后,嘉佑五年(1060年),黄河又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南乐西)向东决出一支分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由今山东堂邑、夏津等地,下循笃马河(今马颊河)在冀、鲁之间入海。名为二股河,宋人称它为“东流”或“东派”②。

此后,黄河有时单股东流,有时单股北流,也有时东、北二流并行。由于东流所经冀、鲁边界,两汉以来河道历经泛滥,地势淤高,不若御河以西地区“地形最下,故河水自择其处决而北流”④。当时宋统治阶级内部在维持北派或回河东流问题上争论不休。前者主张维持北流,以凭借黄河天险阻御契丹的南侵;后者则“献议开二股以导东流”。神宗采纳后一意见,于熙宁二年(1069年)将北流封闭。但同年黄河即在闭口以南溃决。熙宁十年(1077年),从澶州决口后,汇入梁山泊,随后分为两支:一支由泗入淮,谓之南清河,一支合济至沧州入海,谓之北清河⑤。经过几次决溢之后,终因“东流高仰,北流顺下”①,先后于元丰四年(1081年)及元符二年(1099年)在澶州及内黄溃决,恢复旧日的“北流”。三次北流所经路线略有不同,或向西溃决漫入漳水,或向东决漫入御河②。从庆历八年起,到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八十年间,强行封闭北流,逼水单股东流仅十六年,而单股北流的时间,却达四十九年之久,另有十五年则为东、北二流并行。因而,这一时期黄河的主流,基本上还是保持在纵贯河北平原中部至天津入海一线上。《宋史·河渠志》所记载的就是这一河道。这一时期,由于黄河泥沙使“河底渐淤积,则河行地上”③由东北流向渤海的古河道带再也维持不下去,“水势趋南”④已不可免。

5.金章宗明昌五年至明弘治初河道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第四次大徙,河决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光禄村。据胡渭的记述是:“是岁河徙自阳武而东,历延津、封丘、长垣、兰阳、东明、曹州、濮州、郓城、范县诸州县界中,至寿张,注梁山泺,分为两派:北派由北清河入海,今大清河自东平历东阿、平阴、长清、齐河、历城、济阳、齐东、武定、青城、滨州、蒲台,至利津县入海者是也;南派由南清河入淮,即泗水故道,今会通河自东平历汶上、嘉祥、济宁,合泗水,至清河县入淮者是也”⑤。此次河决以后,黄河河道南移,分别进入泗水及济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两派。河水十之二、三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十之七、八由南清河(泗水)入淮。南派水势大于北派,这是黄河流行于山东丘陵以南的开始。

黄河入淮并非自明昌五年始,早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冬,东京留守杜充在滑县以上,李固渡(今河南滑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以西,决堤阻遏南下的金兵,即已使黄河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改道,向东流经豫、鲁之间在今山东巨野、嘉祥一带注入泗水,再“自泗入淮”①。以后金世宗大定六年(1166年)五月,河决阳武,由郓城东流,汇入梁山泊。②大定八年(1168年)六月,“河决李固渡(今河南滑县南),水溃曹州(今山东菏泽)城,分流于单州(今山东单县)之境。”③从曹、单南下徐、邳,合泗入淮。但其时宋代的“北流”故道未断,黄河仍处于南北分流的局面。及至“金明昌中,北流绝,全河皆入淮。”④黄河从此不再进入河北平原达六百多年,这是黄河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

金明昌五年前后,黄河干道也有着逐渐南摆的趋势。天德二年(1150年),“河水湮没巨野县”,河道干流即自豫东北的滑县、濮阳南移至鲁西南地区;大定十九年(1179年),“河决入汴梁间”⑤,干流又南摆进入开封府境;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河溢于曹州小堤之北⑥,干流已进入归德府(今商丘地区)境。金末时黄河干道大致由阳武出封丘,经曹、单而合泗入淮。

黄河自夺泗入淮以后,每有决徙,常分成几股入淮,相互迭为主次,河道非常紊乱。经常表现为枯水季节以一股为主,洪水季节数股分流,由淮入海⑦。至元代,从历次决口中形成汴、涡、颍三条泛道入淮⑧。至正十一年(1351年),贾鲁治河,自仪封的黄陵冈引河至归德的哈只口,把黄河干道挽向归德出徐州⑨。所谓“河复故道”,大致上还是恢复金末的故道。贾鲁堵塞了分流入涡、颍的河口。但这样黄河失去宣泄的路径,仅仅隔了十四年,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便河决东平,复进入大清河了。

明代黄河的决溢改道更为频繁,以汴道干流为主体的河道上,在原阳、封丘一带决口时,大多北冲张秋运道,挟大清河入海;在郑州、开封一带决口时,多南夺涡、颍入淮①。但是,这一时期的黄河

干道比较长的时间,还是保持在开封、归德、徐州一线上。

6.明弘治中至清咸丰的河道

明弘治八年(1495年),筑断黄陵冈,以一淮受全河之水,为第五次大徙。

明政府为了保持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畅通,派副都御史刘大夏筑塞黄陵冈、荆隆等口七处。并于北岸筑长堤,起胙城,历滑县、长垣、东明、曹、单诸县抵虞城,凡三百六十里,名“太行堤”。复筑荆隆等口新堤,起北岸祥符于家店,历铜瓦厢、陈桥,抵仪封东北小宋集(今兰考东北宋集),凡一百六十里①。使黄河河道由兰阳、考城,迳归德、徐州、宿迂,南入运河,会淮水东注于海。筑断黄陵冈和兴建太行堤的结果,“北流于是永绝,始以清口一线受万里长河之水。”②胡渭因而将它视为黄河史上的第五次大变。

弘治年间治河的目的在防止黄河北决影响漕运。治河工程主要在加强北岸堤防。南岸既未筑堤,也不堵口。因而睢、涡、颍等股分流仍有时并存,影响了徐州以下干道的水源。为了保证漕运,嘉靖十六年(1537年)和二十一年(1542年),先后从丁家道口及小浮桥引水至黄河入徐州的干道,以接济徐、吕二洪。继又堵塞南岸分流水口,至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后,“南流故道始尽塞”③。于是“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④。从此黄河成为单股汇淮入海的河道。

黄河干道固定后,河床因日久泥沙堆积淤高,成为高出地面的“悬河”。洪水决溢日益频仍。嘉靖后期,决口多在山东曹县至徐州河段。到隆庆以后,向南发展到徐州以下至淮阴段。因而,河工的重点已“不在山东、河南、丰、沛,而专在徐、邳”⑤。工部左侍郎潘季驯根据“束水攻沙”及“蓄清刷黄”的方针,于万历七年(1579年)完成黄河两岸的遥堤以及洪泽湖以东的高家堰堤等治河工程,也就在这一河段上。其故道大致即今地图上的淤黄河。

入清以后。因长期施行“束水攻沙”的结果,泥沙大量排至河口,“以致流缓沙停,海口积垫,日渐淤高。”①康熙十六年(1677年)起,靳辅治河的重点就放在淮阴以下至河口段上。他采取以疏浚为主的方针,从清江浦历云梯关至海口,“挑川字沟”,把河床挖深。但也只能收效于一时。日久之后,河底又淤垫日高。嘉庆以后,政治黑暗,河政废弛,决口泛滥的情况与日俱增,特别是下游河淮并槽入海的沙床,淤塞的程度更为严重,造成“水在地上行”的局面。黄河以及淮河本身已不得不放弃这条水流下泄不畅的下游河道而另找出路了。

7.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河南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挟大清河入海,是为第六次大徙。

决口之初,漫注于封丘、祥符、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后“复分三股:一股由赵王河走山东曹州府迤南下注,两股由直隶东明县南北二门分注,经山东濮州范县至张秋镇汇流穿运,总归大清河入海”②。从此,黄河下游结束了六百六十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入海的局面。当时翁同■、李鸿章等代表安徽、江苏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同意堵口。山东巡抚丁宝桢代表山东地主阶级的意见,则要求堵口归故。双方争执不休,而清政府正面临太平天国革命的风暴,“军事旁午,无暇顾及河工”③。因而在二十年间,听任洪水在山东西南泛滥横流,直至光绪元年(1875年)始在全线筑堤,使全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了今天黄河下游河道。

今黄河下游河道形成以后,直至解放前的七十多年里,河患仍连年不断,从1855年至1938年,决口达一百二十四次,有时向北侵入徒骇河或向南侵入小清河,同治七年(1868年)河决荥泽房庄及光绪十三年(1887年)河决郑州漫及淮河的两次,危害较大,但都随时堵塞,没有构成河道大的改变。本世纪内曾发生二次较大的决口:一次是1933年遇到特大洪水,在河南境内温县至长垣的二百多公里内决口五十二处,造成极大灾难①;一次是1938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炸开郑州花园口大堤,河水乱颍、涡入淮,形成经历九年之久的改道,至1947年3月,始堵口,恢复今黄河故道。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总的趋势是决口改道越来越频繁。除第一、二两次大徙后,长达数百年间,决徙次数甚少,有一个较长的稳定时期外,庆历、明昌改道后,连三十年固定的河道都没有出现过,弘治改道后,入淮之水仍数股并存,流程紊乱,主流也时有变更。明、清统治者为了“挽黄保运”,不惜逆河之性,强使“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但最终仍不免回到渤海湾入海。整个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泛道更迭演变的过程极为复杂,胡渭所举只不过代表其变迁大势而已。近年邹逸麟以河道主要流向为据,提出按宋代以前由渤海入海,金元以后数股汇淮入海,明嘉靖后期单股会淮入海及清咸丰五年以后由山东利津入海四个阶段的分期主张①,似更简明而条理清晰,颇有独到之处。

黄河改道以下游为主,但上、中游也有改道。上游主要发生于河套平原的后套地方,据《水经注》的记载:河水“北过朔方临戎县西,……河水又北,屈而为南河出焉。河水又北迤西,溢于窳浑县故城东,……其水积而为屠申泽,泽东西百二十里”。河水又“屈从(临戎)县北东流,……为北河”。河水“东迳高阙南……临河县故城北”②。说明现在后套北面的黄河支流五加河,古代称作“北河”。是黄河的正流,而称作“南河”的今河道,却是支流。因此,《水经注》直呼北河为“河水”。秦汉时,今后套地方也称为“河南地”。直至清初,北河河口日渐淤塞,近河口的屠申泽(因在窳浑县城东,亦称窳浑泽,后世改称腾格里海)到清中叶以后由于黄河河道东移,屠申泽因失去水源,已淤塞成沙阜,北河也就逐渐缩小成为分流的“五加河”(乌加河),黄河主流始改行南河。

至于蜿蜒于陕晋之间的黄河中游河道,局部地区因洪水的冲刷而呈左右摆动,如原位于黄河西岸的大庆关(古名临晋关)以南的河道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偏向西流,使自古“入渭”的洛水①,改为入河。到万历年间(1573—1619年)大庆关以北一段河道也改为偏西流,直达朝邑县治,大庆关遂被隔于河东。到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大庆关南段又变为偏东流,洛水又改入渭。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右,洛水又因此段河道偏西而重又

入河。1934年大水,河又向东偏,洛水又入渭,大庆关也恢复到河西的位置①。

三、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及其影响

黄河流域的土壤、气候及黄河河道的坡度,是造成其下游经常决徙和改道的自然因素。黄河上、中游地区流经一片面积达五十八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黄土结构疏松,一经雨水冲刷,即土随水去,水中泥沙含量特多。同时,黄河流域的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和夏秋之交,上、中游经过暴雨之后,河床中便出现了洪峰,洪水与泥沙俱下,对下游构成严重的威胁。再加上黄河上流发源地海拔在三千米以上,从青海龙羊峡奔腾急下,一泻千里,到达河南孟县以东,骤抵海拔五十米以下的平原,流缓沙沉,逐渐淤淀。近年实测数据,黄河每年输送到下游的泥沙达十六亿吨。其中大约有十二

亿吨输送入海,四亿吨沉积在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愈抬愈高,成为“悬河”。一般河床高出地面二至十米不等,河流全靠两岸大堤约束,一旦溃决,便突奔灌泻,不可收拾。因而,黄河自古以来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从整个历史时期黄河决徙改道的情况来看,可以公元10世纪为分界线①。在此以前的二千年间,大改道共有两次,其它决徙的记载也很少,黄河基本上是安稳的,平静的。这是因为古代黄河上、中游高原地带的森林、草原还比较完整。如山陕峡谷和泾渭北洛上游基本上是畜牧区,原始森林、草原未被破坏。唐代以前的三千多年,大部分时间的平均气温都比现在高2℃,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这种良好的植被状况,足以保持水土;中、下游河谷平原地带,古代人民在黄河两侧挖了无数的灌溉渠道和沟洫,其中著名的如战国时魏引漳水溉邺、秦开郑国渠引泾入洛,汉武帝开白渠引泾入渭等。《史记·河渠书》说,当时的灌溉渠要“以万亿计”,这些渠道沟洫把河水夹带的泥沙引入农田,作为肥料。此外,古代黄河下游有名的济、汴、濮、漯等大川和密如蛛网的支津,以及散布

滨州5湖四海

1950年建惠民专区,几经沿革,1992年改称滨州地区,2001年撤地设市。现辖滨城区、无棣县、阳信县、沾化县、惠民县、博兴县、邹平县、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新区共4区六县,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4.85万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滨州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域。

滨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商朝时建有蒲姑国,秦朝开始建县,从西汉起至民国先后设有郡(国)、州、府、道等地方行政建置,五代时期置滨州,以濒临渤海而得名。传统民间艺术异彩纷呈,发源于惠民的胡集书会、泥塑、木版画及滨州剪纸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独具艺术风格。滨州民风淳朴,人杰地灵。邹平县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生长地。博兴县是汉孝子董永的故乡,中国“孝”文化的发源地。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央渤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滨州交通便利。济青高速、滨博高速、京滨高速和205、220国道穿越境内,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津汕高速大高至鲁冀界段、威乌高速辛庄子至邓王段、滨德高速、黄大铁路滨州段、黄河公铁两用桥、中国滨州大高通用航空城、滨州万吨级港口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滨州市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土地94.5万公顷,其中已开发的耕地46.7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3公顷。自2003年底开始的以防潮堤为屏障的“北带”开发扎实推进,新增土地61万亩。黄河贯穿东西,淡水资源充足。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6种,已开发15种。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主采区。海岸线长240公里,是山东省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

滨州农业基础良好。农、林、牧、渔各业发达,现已建成棉花、蔬菜、冬枣、水产、牧草基地,沾化冬枣、惠民蜜桃、邹平水杏、阳信鸭梨等各具风味,驰名中外。沾化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和“冬枣原产地”,成为中国最大的冬枣生产基地。渤海文蛤、梭子蟹等名优水产品名扬海内外。

滨州工业发展迅猛。纺织家纺服装、油盐化工、汽车和发动机及零部件、造船及零部件、飞机及机械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粮油果蔬食品深加工、生物工程、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十大产业(链)集群初具规模。“汽车上路、轮船下海、飞机上天”目标基本实现,陆、海、空立体化高科技产业框架正在形成。魏桥创业、滨化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盟威制造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9年夺得国内同行业之冠。鲁北企业集团是国内第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第一家无“三废”绿色化工企业。全市已有上市公司6家,累计募集资金59.2亿元,其中境外上市2家,募集资金4.89亿美元,列山东省第1位。

滨州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个中心-一个龙头-南北城市带”组团式、连带型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规划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四环五海”工程(即环城公路、环城水系、环城绿化带、环城风景带和东、西、南、北、中五座平原水库)顺利完工,集园林与湖水于一色,融产业、生态、文化为一体,初现“四环相连”、“五海”呼应、72湖点缀的生态城市特色。滨州经济开发区建设步入快车道,道路、广场、绿地等公用设施逐步配套完善,为项目建设、产业配套提供了良好载体。

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滨州现代物流中心初具规模、国际会展中心竣工使用,奥林匹克公园动工建设。家纺文化节、中美明星水上对抗赛、沾化冬枣节、博兴国际小戏节等节赛活动相继举办,会展经济方兴未艾。诚信滨州建设逐步深化,连续四届银企合作恳谈会成果丰硕,共签约资金1067亿元。同时,以“四环五海”、武圣孙子为品牌,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了具有滨州特色的“两山(鹤伴山、碣石山)两带(沿黄、沿海)一圣人(孙子)”的旅游格局。

近年来,滨州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坚持‘五个统筹’,打造系统‘九州’”(小康滨州、开放滨州、生态滨州、诚信滨州、科教滨州、人才滨州、文明滨州、民本滨州、平安滨州)的战略部署,坚持“发展是主题,调整是主线,招商是重点,实干是关键,稳定是基础、廉政是保证”的工作方针,解放思想,科学实干,经济社会持续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后劲足、变化大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实现665亿元,同比增长17.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45.9%,增幅居全省第1位,总量列全省第11位;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同比增长12.5%。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滨州由“追赶战略”向“赶超战略”的转折年、关键年。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滨州市委、市政府将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继续执行“30字”工作方针,突出超越发展“一个主题”,冲刺2006,锁定到2007年经济总量进入全省中游、人均指标进入上中游从而彻底改变欠发达面貌“两个目标”,抓住班子实干、招商投入、环境整治“三个关键”,狠抓强势工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四个发展”,扎实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南北一体化、环境生态化、社会和谐化“五个加快”,加速形成十大产业(链)集群,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努力建设民富市强、碧水绿荫的生态园林型现代滨州。

编辑本段

建制沿革

  滨州政区图滨州市早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朝建有蒲姑国。秦朝开始建县,西汉起先后建有郡或国,隋朝开始置州,清朝升州为府,民国初曾一度置道,国民党政府先后置第五和第十行政督察专署及鲁北行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著名的渤海区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

建国后,滨州行政区域不断调整、变更:

惠民专区、淄博专区、惠民地区、滨州地区 (出处1) (出处2)

1950年5月,撤销渤海行政区,对原辖专区进行调整,设立惠民专区,党政机关驻惠民县城,辖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县、蒲台、博兴、齐东、高青、广饶、利津、垦利共12县、108个区、973个乡、6967个村。7月,蒲台县黄河以北部分包括蒲台城和北镇30个村划归滨县。

1953年,邹平、长山、桓台三县由淄博专区划归惠民专区。惠民专区辖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县、蒲台、博兴、邹平、长山、齐东、高青、桓台、广饶、利津、垦利共15个县。

1955年,章丘县的炭张、芽庄等八个村庄划入邹平县,淄川县第六区胶济铁路以北的35个村庄划入长山县。

1956年,长山县并入邹平县;高青县并入齐东县,原高青县所辖黄河北岸的惠济乡划归济阳县;撤销蒲台县,并入博兴县、齐东县;由德州专区划入乐陵、临邑、商河、济阳四县。惠民专区辖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县、博兴、邹平、齐东、桓台、广饶、利津(垦利县已析入广饶、利津)、乐陵、商河、临邑、济阳共15个县。

1958年9月,各县改区乡为人民公社,全区15个县共建人民公社211处。1958年10月,惠民专区领导机关迁驻滨县北镇新建城区。

1958年11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专区领导机关迁驻张店。同时,撤销齐东县,齐东县原辖位桥、九户、码头、黑里寨、青城、花沟六处人民公社划归邹平县,田镇、高城、唐坊、旧镇四处人民公社划归博兴县;桓台县并入博兴县,博兴县乔庄、龙居、史口、纯化四处人民公社划归广饶县;邹平县的南阎、张坊、马尚、房镇四处人民公社划归淄博市;滨县并入惠民县,并将滨县阎家人民公社共66村划归沾化县;利津县并入沾化县;阳信县并入无棣县;垦利县改建为孤岛人民公社,并将广饶县溢洪河以北地区划归孤岛人民公社;乐陵、商河、临邑、济阳四县划归聊城专区。是年底,淄博专区辖淄博市和惠民、无棣、沾化、博兴、邹平、广饶六县和专区直属孤岛人民公社。

1959年9月,商河(乐陵县并入)、临邑(济阳县并入)两县划归淄博专区。

1960年,商河县更名为乐陵县,孤岛人民公社改置为垦利县,博兴县陈庄人民公社(今属桓台县)的辛庄、冯马、胡马、齐马、坊子五个自然村划归邹平县焦桥人民公社。

196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淄博专区,恢复惠民专区,专区领导机关迁回滨县北镇。各县开始建区,改大公社为小社。10月,析邹平县黑里寨、青城、花沟和博兴县田镇、高城、唐坊、旧镇共七个区复置高青县;广饶县龙居、乔庄、纯化三个区复归博兴县,同时,恢复1958年撤并的滨县、阳信县、桓台县、利津县,沾化县阎家人民公社复归滨县;乐陵、商河、临邑、济阳复制后划回德州专区。惠民专区辖惠民、滨县、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桓台、广饶、利津、垦利共12县。其中,邹平县置15个区,辖86处人民公社;高青县置7个区,辖53处人民公社;滨县置9个区,辖57处人民公社;惠民县置13个区,辖85处人民公社;博兴县置11个区,辖60处人民公社;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仍为大公社。

1962年3月,邹平县炭张、芽庄等八个村庄复归章丘县,辛庄、坊子等五个村庄复归桓台县。

1964年,阳信县改为9个区,辖46处人民公社;无棣县改为10个区,辖55处人民公社;沾化县改为9个区,辖58处人民公社。至此,各县改社建区全部完成。

1964年10月,四女寺减河(今漳卫新河)左侧无棣县辛集区的辛集、良户、宋王、朱王、傅赵、山后六处人民公社和埕口区杨埕人民公社划归河北省。

1966年,各县开始撤区改社。是年,滨县改为11处人民公社;1968年,惠民县改为13处人民公社,无棣县改为17处人民公社,沾化县改为19处人民公社,博兴县改为14处人民公社,邹平县改为18处人民公社;1970年,高青改为7处人民公社,阳信县改为13处人民公社,至此,各县撤区改社全面完成,境内八县共置112处人民公社。

1967年2月27日,中共惠民地委与惠民专署被地区革命委员会代替。1971年6月5日,重建中共惠民地委。1978年7月10日,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惠民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滨县北镇人民公社改为镇。1981年12月,各县城驻地人民公社全部撤社建镇。

1982年,析滨县北镇、博兴县小营人民公社和蔡寨人民公社朱全镇管理区建立滨州市,置1镇3乡3个办事处。惠民地区辖滨州市和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桓台、广饶、利津、垦利共1市12县。

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准,析利津、垦利两县及广饶县六户、牛庄、辛集、油郭四处人民公社,沾化县义和、四扣、太平、新户四处人民公社,博兴县龙居公社和乔庄公社的老于、刘家、王家三个生产大队建立东营市。1983年10月东营市正式建立。

1983年10月,广饶县划归东营市,桓台县划归淄博市。惠民地区辖滨州市和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共1市8县。

1984年,各县改人民公社为乡镇,全区划为27镇93乡,另有滨县8个区28乡(含七个管理区)和滨州市3个市区办事处。1984年,为了与滨州市统一地名,惠民地区党政机关驻地北镇改为滨州。

1985年,滨县、无棣、沾化、博兴等县对乡镇又进行调整,全区建乡工作结束,惠民地区滨州市和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共一市八县,148个乡镇(含33个镇)、6135个自然村、6093个行政村。

1987年2月,撤销滨县入滨州市。

1989年12月,高青县划归淄博市。1990年1月1日,高青县的旧镇划归滨州市管辖。(原高青县旧镇及其所辖田楼、窑洼、旧镇三个管理区、65个自然村、74个行政村划归滨州市。)

1992年,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

1994年,滨州地区辖滨州市和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六县,113个乡镇(含44个镇和4个街道、一个沾化海防办事处),5365个村委会,351.78万人。

滨州市

2000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0]59号),撤销滨州地区和县级滨州市,设立地级滨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滨城区。滨州市设立滨城区,以原县级滨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滨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黄河六路。滨州市辖原滨州地区的邹平县、沾化县、惠民县、博兴县、阳信县、无棣县和新设立的滨城区。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滨州市总人口3563921人;滨城区 600883、惠民县 604751、阳信县 419591、无棣县 423113、沾化县 366178、博兴县 462815、邹平县 686590。(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

编辑本段

气候资源

2005年度(2004年12月~2005年11月),全市降水较常年偏多,气温偏高,光照偏少。年降水量在534.5~816.1mm之间,平均降水量为661.8mm,较常年偏多97.0mm,较上年度偏少119.0mm;平均气温为13.6℃,较常年同期偏高0.9℃,较上年度偏低0.1℃;平均日照2482.3小时,较常年偏少149.7小时,较上年度偏多38.1小时。

冬季(2004年12月~2005年2月)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多,气温较常年偏低,光照偏少。(1)降水。全市冬季平均降水量20.2mm,较常年同期偏多2.1mm,较上年度偏少3.3mm。(2)气温。全市冬季平均气温为-1.6℃,较常年偏低0.2℃,较上年度偏低2.2℃。(3)光照。冬季全市平均日照为471.8小时,较常年偏少64.8小时,较上年偏少111.6小时。

春季(2005年3~5月)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气温较常年偏高,光照较常年略偏多。(1)降水。全市春季平均降水量67.2mm,较常年偏少6.9mm,较上年度偏少47.2mm。(2)气温。春季平均气温为14.0℃,较常年偏高0.8℃,较上年度偏低0.7℃。(3)光照。全市平均日照为756.9小时,较常年偏多15.7小时,较上年偏多40.1小时。

夏季(6~8月)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多,气温较常年偏高,光照偏少。(1)降水。全市夏季平均降水量456.0mm,较常年偏多75.3mm,较上年度偏少76.2mm。(2)气温。全市夏季平均气温为26.6℃,较常年偏高1.0℃,较上年度偏高1.7℃。(3)光照。夏季平均日照为663.7小时,较常年偏少61.0小时,较上年偏少73.5小时。

秋季(9~11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气温较常年偏高,光照较常年偏少。(1)降水。全市秋季平均降水量119.8mm,较常年偏多28.0 mm,较上年度偏多9.1mm。(2)气温。全市秋季平均气温为15.0℃,较常年偏高1.5℃,较上年度偏高0.6℃。(3)光照。秋季平均日照为589.9小时,较常年偏少39.7小时,较上年偏少9.0小时。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全市已探明的矿藏有29种,已开发利用的19种,尚未开发的10种。邹平南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铜矿储量约56.9万吨,同时伴生有金、银、钼等贵重稀有金属;已探明可开采利用的建筑石料储量约1.3亿立方米,麦饭石储量约1.1亿立方米左右。除邹平南部山区外,市内整个平原及北部海滩、浅海地下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总储量约6亿吨,天然气总储量约164亿立方米。无棣、沾化两县海岸带有两条宽数百米、绵延数十公里的贝壳梁,可开采利用储量约1600万吨,是生产水泥、饲料添加剂、化工添加剂、贝瓷等理想原料。沾化县东北部地下蕴藏煤层,埋深约2000米,储量约25亿吨。全市已发现矿泉水3处,邹平县2处已开发利用,博兴1处,尚未开发;发现热水出露点18处,已开发利用7处。无棣、沾化海岸地带盛产原盐,是山东省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地下卤水储量丰富,分布广、储量大、产量高。经测定,在全区海岸带年大潮线和多年大潮线之间的6.74万公顷的海涂内,地下45米的卤水浓度为7°波美度,地下30米卤水浓度为8°波美度,日单孔出卤量达500立方米以上;整个海涂C+D级卤水矿资源储量达2.5亿立方米,可采量为1.7亿立方米,折产原盐1000万吨。据地质资料显示,滨州市矿产潜在总值1400亿元,居全省第六位。

沾化县东北部地下蕴藏煤层,埋深约2000米,储量约25亿吨。

全市已发现矿泉水4处,邹平县2处已开发利用,博兴、惠民各1处,尚未开发;发现热水出露点18处,已开发利用7处。

无棣、沾化海岸地带盛产原盐,是山东省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地下卤水储量丰富,分布广、储量大、产量高。滨州市矿产潜在总值1400亿元,居全省第六位。

土地资源

至2005年底,全市各类土地总计94.45万公顷,其中农用地62.51万公顷(包括耕地43.78万公顷、园地4.00万公顷、林地1.66万公顷、牧草地6902.66公顷、其他农用地12.38万公顷),建设用地14.64万公顷(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2.33万公顷、交通用地7742.43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53万公顷),未利用地17.29万公顷。

海洋资源

滨州海岸线长239公里,约占山东省的8%;滩涂17万公顷,约占山东省的31%;负十五米浅海20万公顷,宜盐面积9.6万公顷, 是山东省第二大海盐生产基地和全国四大渔场之一。沿海滩涂、浅水海域发展水产养殖和制盐业潜力巨大。

淡水资源

境内水资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和黄河水。全市多年平均(1956~2000年)当地水资源量11.4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55亿立方米、地下水5.9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10立方米, 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4%,占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93%,属于资源性缺水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6.48亿立方米。受地理条件影响,全市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地下淡水资源短缺,仅为5.93亿立方米(矿化度小于2克/升),且埋藏深度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75.4毫米,年际变化较大。客水资源量5.8亿立方米,国家分配的取水许可量为9.2亿立方米。200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628毫米,比上年偏少17%,比多年平均偏多10%,属平水年份,形成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8亿立方米;全市可用水资源总量20.93亿立方米;总供水量16.3亿立方米(地表水2.5亿立方米、黄河水9.8亿立方米、地下水4.0亿立方米);总用水量15.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11.1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2.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83亿立方米,城镇及农村居民生活用水0.67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全市有高等植物111科608种。

家畜类动物主要有牛、马、驴、猪、羊、犬、兔等。地方良种有渤海黑牛、德州驴、洼地绵羊、鲁北白山羊等。家禽类动物主要有鸡、鸭、鹅、鸽等。

据1997年生物资源调查,全市近海水域浮游植物16科116种,浮游动物45科79种,底栖动物115科222种;近海潮间带植物10科24种,动物101科207种;近海鱼类53科112种。淡水浮游植物41科291种,浮游动物47科144种,底栖动物41科75种;淡水鱼类17科102种。陆地节肢动物151科850种,土壤动物17科37种,鸟类47科272种。

1998年4月至1999年10月,地区林业局组织进行了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查得属于国家和省重点调查陆生野生动物名录64种中的41种,其中鸟类36种,兽类2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1种;非重点调查的鸟类138种,兽类22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9种,共计174种鸟,24种兽,7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

受危物种资源 依据199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会通过的濒危物种新标准,经1997年全市调查核实,市内濒危物种有单叶蔓荆、草麻黄;易危植物有野生甘草、杠柳、野大豆、杞柳;低危物种有繁穗苋。市内濒危动物有狗獾、豹猫;易危动物有黄鼬、艾鼬、艾虎;低危物种有赤狐。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滨州市辖滨城区、无棣县、阳信县、沾化县、惠民县、博兴县、邹平县、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新区共4区六县。全市15个乡,53个镇,22个街道办事处,各县区所辖镇、乡、街道办事处如下:

滨城区:12个街道、2个镇、1个乡

市中街道、市西街道、北镇街道、市东街道、彭李街道、滨北街道、里则街道、小营街道、梁才街道、杜店街道、沙河街道、青田街道、三河湖镇、杨柳雪镇、秦皇台乡。其中,杜店街道、里则街道、沙河街道由滨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小营街道、青田街道由滨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

惠民县:2个街道、13 镇、1乡

孙武街道办事处、武定府街道办事处、石庙镇、桑落墅镇、淄角镇、李庄镇、胡集镇、麻店镇、姜楼镇、清河镇、魏集镇。何坊镇、皂户李乡、辛店镇、大年陈镇。

阳信县:2个街道、6 镇、2乡

信城街道办事处、金阳街道办事处、温店镇、商店镇、流坡坞镇、翟王镇、河流镇。水落坡镇、劳店乡、洋湖乡。

无棣县:6 镇、5乡。

无棣镇、小泊头镇、水湾镇、碣石山镇、马山子镇、埕口镇。信阳乡、佘家巷乡、西小王乡、柳堡乡、车王镇。其中,马山子镇作为起步区,由北海新区管理。

碣石山镇,旧名大山镇,2005年改为现名,因境内有碣石山,系曹操东征望海、作《观沧海》之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沾化县:7 镇、2 乡、2 街道办事处、1派出机构

下洼镇、古城镇、冯家镇、泊头镇、滨海镇、黄升镇、大高镇、下河乡、利国乡、富国街道办事处、富源街道办事处、海防办事处(非街道)。

博兴县:9 镇、3 街道办事处。

曹王镇、陈户镇、兴福镇、庞家镇、湖滨镇、店子镇、纯化镇、乔庄镇、吕艺镇、城东街道办事处、锦秋街道办事处、博昌街道办事处。

邹平县:13 镇、3 街道办事处。

长山镇、魏桥镇、西董镇、好生镇、临池镇、焦桥镇、韩店镇、孙镇、九户镇、青阳镇、明集镇、台子镇、码头镇。黄山街道办事处、黛溪街道办事处、高新街道办事处。

滨州经济开发区:3街道办事处。

杜店街道办事处、里则街道办事处、沙河街道办事处。

高新技术开发区:2街道办事处

小营街道办事处、青田街道办事处

北海新区:1镇

马山子镇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滨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遗迹,不断出土问世。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王薄,在邹平县雕窝峪首举义旗,成了隋王朝的掘墓人。明初农民起义领袖唐赛儿,滨州市人,她揭竿而起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汉孝子董永的故乡就是位于小清河畔的博兴县。宋朝的范仲淹,就学苦读的醴泉寺就在邹平的长白山中。在现代史上,滨州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渤海根据地。传统民间艺术异彩纷呈,著名的山东吕剧就发源于博兴县支脉河畔刘官村一带,起源于元朝的胡集灯节书会,泥塑、木版画及具有七百年历史的滨州民间剪纸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独具艺术风格,久负盛名。

杜受田(公元1787~1852年),字芝农,清滨州旧城里人(今滨城镇南街杜家)。清咸丰皇帝之师。其父杜堮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

清道光三年杜受田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后为山西学政。道光十五年特召进京,直上书房,教授太子读书。道光十八年升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充上书房总师傅、实录馆总裁。清咸丰时期加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调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清咸丰帝即位后,感激老师的拥戴之恩,任命杜受田为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遇事言听计从,奉若生父。清朝协办大学士相当于明朝的宰相,在朝廷中最有权势。杜受田也想凭借咸丰的信任以展自己的治国宏图。清咸丰帝即位不久,他首先建议起用林则徐、周天爵等在鸦片战争中因主战而被撤职的大臣,以镇压刚刚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山东、江淮地区受灾甚重。杜受田上疏请截留江、广漕米六十万石救济灾民,并荐山东、江宁布政使督办赈务。是年7月9日杜受田在实施赈务途中触染暑疫,逝世于淮安清江浦,终年66岁。杜受田逝世后,清咸丰帝伏案痛哭流涕,如丧考妣;他亲自带领两班大臣前往祭奠,并追赠杜受田为太师大学士,谥号“文正”。“太师大学士”和“文正”是清朝人臣中最高级的一种册封,清嘉庆帝以来汉族大臣被追封太师大学士者,仅杜受田一人而已。

编辑本段

基础设施

近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发展是主题,调整是主线,招商是重点,实干是关键,稳定是基础,廉政是保证”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加大投入年”、“三农工作年”、“民营经济年”和“平安和谐稳定年”活动,国民经济保持了速度加快、效益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市政府“6688”工程、“八大民心”工程基本圆满完成。预计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5亿元,增长17.8%。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滨州是首批国家级卫生城市。西区行政文化中心建设已搭起初步框架,今年5月8日,新市政大楼开始启用。滨州经济开发区建设步入快车道,部分进区项目已投产达产,道路、广场、绿地等公用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四环五海”工程(即:环城公路、环城水系、环城绿化带、环城风景区和东、西、南、北、中五座平原水库),集园林与湖水于一色,融产业、生态、文化为一体,规划设计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一个生态园林型现代化中心城市正在崛起。今年以来,交通、公路、铁路、港口、场站等重点工程完成投入40亿元。滨大高速、220国道北外环建成通车,津汕、威乌高速滨州段、滨州铁路滨港线及黄河公铁大桥等建设进度加快。“四环五海”主体工程胜利竣工。初增加144.27亿元,同比增长15.7%;本外币贷款余额1068.47亿元,较年初增加

如何评价淄博高青的黄河三角洲?

黄河流经高青47公里,就流程而言,不算长,但就是这47公里,成就了“黄河行万里,至高青安澜”的佳话;高青又地处齐国故地,享有“齐国八百年,自高青起步”的赞誉。地处神秘地带北纬37°,6000多年的文明史,47公里的黄河文明,使得高青成为黄河下游的一个文化高地。从万里黄河的安澜到两岸滩区的安居,从产业发展的乐业到全域旅游的乐游,高青积极推进黄河资源开发,实现黄河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文化传承发展、黄河旅游资源开发、黄河产业振兴的有机结合,以“天鹅湖国际慢城”和黄河安澜湾两大景区为龙头,打造“百里黄河风情带”和“特色产业聚集带”,塑造“景区带动、产业联动、全民参与”的乡村振兴“高青样板”,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地标。

高青的文化

高青县文化源远流长,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碧波荡漾的大芦湖、天鹅栖息的艾李湖和气势磅礴的九曲黄河,已被列为市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胜地。狄城遗址和宋朝的“扳倒井”、“滚龙桥”,清代的文昌阁分布境内,均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大芦湖、天鹅湖、黄河风情”三个景区;开发古文化,开辟“青苑、高苑、文昌阁”等多处景点。明天的高青大地将更加风光无限。

秦末,高青东南田横三兄弟反秦,后拒降刘邦,田横自刎而死,门客500也自杀相随。后世多赞誉,田横及五百义士宁死不屈的精神,尤其是战乱之时或民族危亡的关心,更成为激励人们坚决抵抗的榜样。徐悲鸿在抗战时期费时两年绘出《田横五百壮士图》巨画。山东人壮烈义气宁死不屈的性格莫过于田横。不过当地好像没有保护或者宣传这一块。

本文链接:http://www.sxhhwh.com/huanhewh/1534.html 转载需授权!

山东高青黄河文化

上一篇:2020黄河文化基金会(河南黄河文化基金会中央头条新闻)

下一篇:北京美之旅国旅上海(上海到北京旅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