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合阳黄河旅游文化(合阳县黄河湿地)

erjian2022-07-1356

本文目录一览:

合阳旅游景点有哪些

1、洽川风景区 AAAA

洽川风景区在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怀抱里,有一颗明珠,这就是陕西省洽川风景名胜区。洽川,位于渭南市合阳县城东20公里的黄河二级台地上,总面积165平方公里,素有“小江南”之称,是我国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湿地、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区。

2、合阳福山AAA

福山福山景区位于合阳县灵泉村附近,福山的地貌十分特殊,整座山就像一只翘尾东行的大蝎子趴在沟壑中,所以当地人形象地称它为“蝎子山”,民间有“聚宝盆、福寿山,蝎子趴在盆中间”之说。2001年航拍洽川景区时,从没来过洽川的拍摄人员开始还担心在空中找不准福山,可是飞到这里,一眼就看到一只祥云缭绕、活灵活现的大蝎子,他们马上认准了这就是福山。

3、罗山寺塔

罗山寺塔又名岱堡塔,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和家庄镇东马村西南,此塔建于晚唐,据现在已有1500多年,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渭南市10大最佳旅游景点之一。

4、洽川生态园

洽川生态园位于合阳县洽川风景区黄河南滩,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是洽川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区内地势平坦,园区东部和南部保存有几片完整的黄河生态湿地,湿地内芦苇生长茂盛,水草丰富,芦荡内栖息着灰鹤、白鹤、野鸭、天鹅、鸳鸯等20余种珍稀鸟类。

5、处女泉

处女泉原名东鲤瀵,又名伏鱼泉,《合阳县全志》等地方志中多有记载,但多年以来一直没于黄河之中,使人难识庐山真面目,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东雷抽黄工程防护堤,逼黄河水改道东移,处女泉才重新显现出其身姿。

6、合阳县博物馆(文庙)

合阳县博物馆位于合阳县城文庙内,是1989年5月由合阳县文化馆分出后正式成立的一座集收藏、保护、研究、教育、考古调查等于一体的县级博物馆,隶属于合阳县文化局。

7、夏阳黄河古渡

夏阳黄河古渡位于陕西合阳县东20公里处的夏阳村,隔黄河与山西省临猗县吴王渡相对,因楚、汉相争时,汉淮阴侯韩信从这里用木罂渡军,攻取魏都,故又称“木罂渡”或“淮阴渡”。

8、玄武庙青石殿

玄武庙青石殿位于合阳县城西南10.5公里处的王村镇南王村西北。该殿自明万历四年开始创建,至三十二年竣工,历时二十八年,是陕西省仅有的纯青石大型建筑,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石雕艺术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1984年公布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石殿选址在大浴河东塬畔的一座土岗上,岗顶面积约一亩左右,四周筑有护墙,称为“山院”。进山门后有五孔砖砌窑洞,分别是三官、玉皇、药王、雷神、三清诸神。登上70级石阶,便是青石殿。

9、武帝山

武帝山系梁山西峰,因峰顶建有汉武帝祠而得名。武帝祠现存献殿系民国初年重建,明万历四年所建献殿、正殿毁于火灾。1998年春,群众自发投工捐料,整修了南天门和献殿、重塑了武帝像,并对上山道路进行了全面整修。武帝山翠柏苍苍,古柏极多。武帝祠东侧一株古柏,粗可几搂,远望如同蹲狮,故名“狮子柏”。山顶建有玉皇庙、娘娘庙、三圣母庙等。

10.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陕西合阳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横贯县境北部,为黄河晋陕段南北向宽阔河谷右岸黄河一级支流,西北起渭北黄土高原黄龙山系的皇甫庄林场上马西,东南至百良镇岔峪口,与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相接,全长36.4公里,总面积1386公顷。

合阳在哪里?

合阳位于渭南市东北部、黄河西岸。

合阳县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临猗县相望,西隔大峪河与澄城县相连,南与大荔县毗邻,北与黄龙县、韩城市接壤,南北长41.8公里,东西宽约35.6公里,总面积1341.46平方公里。距省会西安市154公里,距市政府所在地渭南市120公里。

合阳县呈阶梯地形,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海拔在342~1543.2米之间,南北长41.8公里,东西宽35.6公里,总面积1341.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3.2万亩。地貌类型依次为河谷阶地、黄土台塬和低中山。

扩展资料

截至2019年12月,合阳县辖11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甘井镇、坊镇、洽川镇、新池镇、黑池镇、路井镇、和家庄镇、王村镇、金峪镇、同家庄镇、百良镇、城关街道办事处。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甘井镇位于陕西省合阳县城北约7.5公里,总面积114平方千米,总耕地面积46800亩,人均耕地面积2.8亩,果园面积5500亩。

2、洽川镇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县城以东23.5公里处,东临黄河,枕秦晋之界,西面靠山,南北环滩。

3、金峪镇位于陕西省合阳县西北端13.4公里处,是原来防虏寨乡和皇甫庄镇合并,在原防虏寨乡政府驻地设立金峪镇。金峪镇地处金水沟、大浴河沿岸,辖区总面积114.2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阳县

参考资料来源:陕西省合阳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合阳的风情民俗有哪些

民俗文化资源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地处关中东府的合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民俗风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古老的跳戏被誉为“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的活化石”;提线木偶戏(俗称“线戏”)是全国一个独特的剧种;面花色彩鲜艳,民俗内涵丰富,合阳被誉为“面花之乡”; 纸塑窗花是合阳独有的窗花品种;上锣鼓粗犷豪放,颇具阳刚之美;青瓷船与旱船相类,却又别具一格;撂锣与五圆鼓动作刚劲整齐,画面优美;大型血故事令人惊心动魄,富有刺激性。

合阳的民俗风情在关中东府有很强的代表性。合阳距省会西安仅180公里,距渭南市120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合阳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史有所载的五帝之一帝喾安葬在这里;早在四千二百多年前,夏启把他的一个支子封在这里,称为“有莘国”;黄河边的洽(hé)川是周文王妃太姒的故里,我国第一首爱情诗《诗经·关雎》篇就产生在这里;洽川瀵泉天下罕见,尤以处女泉名闻遐迩。洽川风景名胜区已成为我省东线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

合阳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风光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相比,可以说毫不逊色。既有观赏性的,如被誉为“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的活化石”的跳戏;拥有自己专用声腔的线腔提线木偶戏;粗犷豪放、颇具渭北农民阳刚之美的上锣鼓;灯光闪烁、青瓷相互撞击宛如仙乐的青瓷船;动作刚劲整齐、形式优美的五圆鼓;场面宏阔、惊心动魄的血故事;造型巧妙的芯子杆;威武雄壮的耍狮子、舞龙灯等。又有参与性极强的以春节为代表的各种节日民俗,还有可供收藏的面花、剪纸、纸塑窗花、洽川铃铃枣串成的枣牌子等。 一、合阳跳戏 跳戏又称“调(tiāo)调”或“锣鼓杂剧”,流行于合阳县沿黄河一带。据原陕西省剧目工作室主任、对戏曲颇有研究的学者李静慈先生(合阳县行家庄人)讲,关于跳戏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古代民间迎神赛会“傩戏”的演变;二、宋代宫廷“队舞”的演化;三、金元时代锣鼓杂剧的遗响。但因缺乏文字资料和实物佐证,尚难具体确定,有待进一步考证。近年来专家们认为,跳戏是我国北方傩戏中存世极少的种类,虽仍用锣鼓伴奏,但已有分开角色的完整剧本,是“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的活化石”,1984年春节,中国艺术研究院专门到合阳拍摄了资料片;1992年春,澳大利亚专门研究东方戏剧的学者贺大卫先生也专程来合阳了解跳戏。

在合阳,跳戏始终是以社戏的形式出现的。演职人员不分身份贵贱,地位高低,从翰林举人,到工匠农民,只要爱好,皆可同台。每年一入腊月即开始排练,训练新手。从大年初一开始,各社(村里按姓氏或地域分开的组织)便开始在巷道里敲锣鼓,制造气氛。初五正式出跳,元宵节进入高潮,一般正月十六即停。先是在广场上演出只表演动作不开口的“哑跳”,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同场表演,动作整齐,场面壮观。到元宵节时或在广场上演出大本戏,或者“上台跳”,均由把式承担演出任务,献演拿手剧目。

跳戏演出前,先由“春官”出台,是元明杂剧中“副末开场”的遗存。春官词无定例,即兴自编,或表本地风光名胜,或述农民困苦,或夸赞演出阵容,语言诙谐风趣。接下来是“锣鼓打台”,鼓点变化丰富,营造热闹气氛,然后开戏。

跳戏表演与其它剧种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凡各类武角上台均需“上势”,动作威武雄壮,舞蹈性极强。文角和女角叫“踩场”,步态轻盈。武角上势动作是跳戏的艺术精华,分为“平势”和“凹势”两大类,十八种势灵活搭配,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加上锣鼓和唢呐伴奏,极具观赏性。 跳戏中人物登台后以吟代唱,剧本中凡标“说”的地方则相当于其它剧种的“唱”。唱词简炼,一般四至八句。剧目丰富,多为《三国》、《水浒》、《杨家将》、《封神演义》内容的武打戏,有五六百种之多。 二、线腔提线木偶戏 线腔提线木偶戏是合阳独有的民间小剧种,简称“线戏”,民间又叫“线胡戏”、“线猴戏”或“小戏”。在中国三大木偶品类杖头、布袋和提线中,数提线木偶操纵技巧最难。据笔者1991年在扬州参加文化部召开的“全国小型木偶皮影艺术座谈会”时了解的情况,1955年举行全国首届木偶皮影观摩演出大会时统计,当时全国的提线木偶剧团有五十多个,时隔三十余年,仅剩了三家,这就是福建泉州木偶团和广东梅州木偶团,而在长江以北,专业的木偶剧团仅剩合阳提线木偶剧团一家,成为重点保护对象。合阳提线木偶有自己专用的声腔线腔(亦称“合腔”),从这一点上讲,合阳提线木偶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2002年秋,陕西省文化厅上报国家文化部,命名合阳为“线戏艺术之乡”。

线戏历史十分久远,据传“始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清光绪年间,全县有七十二个线戏班社,就连梁山脚下一个只有二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社家塬,也有自己的线戏班子。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线戏艺人的足迹不但踏遍陕西关中和陕北,还到苏扬二州及北京演出。 提线是合阳线戏的主要表演方法。艺人们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方法,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动作栩栩如生,而且可以做卸帽子、搬椅子、脱衣服、抡杆子、单双闪帽翅等高难动作。

过去线戏演出时由坐鼓板怀的人(俗称“说戏的”)指挥全场,一本戏里主要角色的戏也全由他一人说唱,一般的都能熟记一二十本戏,最有名的“六八儿”(王武汉)可以说一百多本戏,他的徒弟王孝前(艺名“十三娃”)也能说六十多本戏。他们注情于声,声情并茂,虽去世多年,仍为群众津津乐道。线戏的唱腔在音乐间歇中进行,听起来悦耳动听。

线戏剧目丰富,老艺人传说有五百多本,1961年省上进行普查时收集到二百余本,现存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最受群众欢迎的是“三箱(《百宝箱》、《囊哉装箱》和《西厢记》)二楼(《谪仙楼》、《鸳鸯楼》)双钗(《金碗钗》、《双凤钗》)以及《蝴蝶杯》等。还有一部分艺人即兴创作的小戏(俗称“捎戏”),因其语言通俗上口,生动活泼,内容贴近现实,生活气息浓郁,深受群众欢迎,久演不衰。 三、上锣鼓

上锣鼓是合阳县东雷村所保留的古老民俗,这是一种粗犷豪放、情绪热烈、舞蹈性极强的民间艺术,带有强烈的祭祀色彩和拙朴的地方特色。就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像上锣鼓这种形式在全国仅此一家。

东雷村二百来户人家,有马、秦二姓,上锣鼓时则分为南北两社。上锣鼓的具体时间在元宵节。如果村里当年摆社火(该村的芯子杆也很出名),上锣鼓则在每天下午社火将结束时开始,一直延续到半夜时分;如果当年不摆社火,则从半后晌开始酝酿,快半夜时收兵。

上锣鼓开始时,两社锣鼓在村中广场上对扎营盘,要比个高低。该村的大鼓比外村的略小,鼓面直径约60厘米,而铙钹则是专门订做的,直径40厘米左右,重约5至7斤,敲起来声音洪亮。鼓点分四个阶段,先是“排锣”,节奏较缓,起一种召集人的作用;接下来叫“流水”,节奏加快,花样也多,显示鼓手的敲打水平,向对方挑战的意思十分明显;再是“上鼓”,敲打的人情绪高涨,鼓手骑马蹲裆,锣手则从远处跃起,奔至鼓前,一脚踩鼓,一脚踏地,锣锤绕头顶划弧,先击鼓,后敲锣,同时与鼓手一起围鼓转圈;敲铙钹的也把铙钹举到头顶,矫健有力。气氛酝酿成熟,鼓点变成“乱刮风”,锣、鼓、钹齐鸣,没有明显的节奏,有如风吹梢林,松涛怒吼,又似人海涨潮,浊浪排空。只听领头人一声尖利悠长的口哨,一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猛地蹲下身,抓住鼓环,把鼓抡上脊背,飞身便跑,鼓手们紧随其后。此时另一家见状,同样扛鼓便跑,追上了,便想把鼓摞在对方的鼓上。前头跑的哪里肯让,还想把鼓反身摞到他的鼓上呢。你争我夺,难解难分。这个时候,天上一轮明月高照,地上无数灯笼争辉,芦苇扎成的火把高高举起,干柴拢成的火堆熊熊燃烧,火铳震天,硝烟弥漫,口哨声此起彼伏。马铃哗哗,喊声阵阵,你要在我的鼓上擂一棰,我想在你的锣上敲一下,鼓棰飞舞,锣棰乱抡,使人如入“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战阵之中。争夺到一定时候,两家重新摆开阵势,整整齐齐地敲打一阵,收兵回营。如果不摆社火,则是一社的锣鼓队到另—社的巷道里挑战,两家来回反复若干次。人群在巷道里追逐,似两条“火龙”在村里游动,因为村庄地处塬畔,连黄河对岸山西的人也能看到游动的“火龙”,还有不少人专门坐船过河来看热闹。

上锣鼓的人都是赤裸上身,斜挎一串马铃,下身只穿一条短裤,显示出一股渭北农民的阳刚之美。虽是寒冬,却从来没有人感冒过,相反地一个个汗流浃背。 四、血故事

在合阳金水沟中段,有两个隔沟相望的村庄,沟东的叫坡南村,沟西的叫岱堡村。两村都有一种独特的民间社火形式——血故事。之所以叫血故事,一是故事的内容都是有杀战的,如《铡美案》、《石秀杀嫂》等;二是装扮出的故事人物血淋淋地表现出斧劈、刀砍、枪刺的形态,颇令观者惊心动魄。要达到表现血的效果,除了使用猪的板油、肥肉、肚肠之外,还有一套秘不示人的特技。装扮故事的场地外人免进,即使是领导或者到处畅通无阻的记者也不能例外。

血故事场面壮观。在农村用的木轮大车上搭上木板,站上五六个甚或十来个故事人物,在巷道里行进。最有吸引力的是“当场变”,当大车行至人稠广众之中时,四周十余杆火铳一齐响起,车四角的火药篓子冒出黑烟,鞭炮炸响,烟雾弥漫。等烟雾散去,车上已是另一种景象,或是陈世美的头已滚向一边,或是潘巧云的肠子已被拉了出来,而石秀手上的利刃还在滴血。场面颇具强烈的刺激性,特别符合当代年轻人追求新奇、神秘、刺激、冒险的心理。血故事在“文革”中曾被戴上“宣扬恐怖”的帽子而遭禁止,1987年起又恢复活动。 五、撂锣与五圆鼓

撂锣流行于合阳县黄河塬畔的西中雷和南吴仁等村庄,亦是黄河文化中的奇葩。

锣手们步伐整齐,随着鼓的节奏在同一个鼓点上把锣一齐撂向高空,接住后继续敲击,鼓点丝毫不乱。数十面铜锣一起飞向高空,金灿灿一片,余音袅袅,场面十分壮观。

撂锣是在行进中表演,社火队伍停顿下来表演,俗称“落场子”。西中雷村在落场子时打“五圆鼓”,四面大鼓摆成一个圆,每两个大鼓之间再摆两面小鼓,这样每个鼓手前面都有一面大鼓,两侧四面小鼓。四名鼓手动作整齐划一,俯仰开合,变换多姿,或单棰扫边,或双棰连击,或对角线击,或转环挨个敲击。鼓手姿势优美,大小鼓摆成图案,就像一朵盛开的梅花,而且鼓点丰富,鼓声震天撼地,产生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六、青瓷船 青瓷船看外形与普通的旱船相类,奇特在“青瓷”上。合阳的王善庄、硷泗、北王等村庄里都有几个制作青瓷船的能人巧手,他们掌握一种熬制“火胶”的技术。主要原料是清油和松香,而几种配料及熬制方法是绝不向外人讲的。用火胶把数百个大小不同的青瓷碟子像垒宝塔一样“焊”(“焊”是民间俗称,实际上是用火胶粘合)成若干摞,下大上小,一摞大约六七个碟子。碟子之间垫上弹簧,最上面的小碟子里再“焊”上一只酒盅,然后在青瓷碟子上加“焊”几个只打了一个小口的鸡蛋壳,蛋壳内插上小蜡烛,制成小灯。最后把这一摞一摞的青瓷碟子按事先的设计在船体上绑扎牢实,再饰以纸花、布幔等。因为要承担青瓷碟子的重量,所以船架必须用结实的槐木做成,加上碟子有一百多斤重,驾船的“渔妇”便由小伙子男扮女装来担任。表演时船体一晃动,青瓷碟子便互相撞击,发出金石之声,宛若仙乐从天际飘来。此时天上明月朗照,地上灯笼争辉,耳畔如闻仙乐,使人若入仙境,觉得这个元宵节才过得有点意思呢。 七、纸塑窗花

纸塑窗花是合阳提线木偶戏衍生出来的独特民间艺术,被誉为“窗格上的木偶戏”。在民间叫“出花”,意思是“突出纸面的窗花”;又因为内容多是戏曲人物,所以又称“人相”。它属于剪纸艺术,但又与一般剪纸完全不同,原料除色纸外,还要金银箔、绸布料以及棉花等,而制作方法更为复杂,熔包扎、剪贴、点染、堆塑等工艺于一炉,形成一种类似浮雕的窗花,贴在窗上迎风舞动,人物似乎是活的。 纸塑窗花是民俗文化旅游中极佳的收藏品,经过精心包装,无论悬于墙壁还是摆在案头,都仿佛面对着一座小小的提线木偶戏舞台,那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正在表演着动人的故事。 八、合阳面花

面花在合阳民间称为”花馍”、“花馒头”,制作精巧,既有可看的观赏性,又有可吃的实用性,是艺术性颇高的民间工艺品。合阳面花久负盛名,因之合阳被誉为“面花之乡”。1998年,合阳县甘井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面花)之乡”。

合阳面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造型生动夸张、色彩鲜艳夺目、民俗气息浓郁、制作精巧细腻的风格特点。从外形上看,合阳面花可分为三类,一是简洁生动的贴花型,类似浮雕;二是夸张性强的变体型,选取花鸟虫鱼、瓜果菜蔬等自然对象,突出特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是富丽堂皇的插花型,呈立体状,有的甚至做成几层楼,十分壮观。点染是合阳面花的一大特色,既要点染得色彩艳丽,又要不失面的本色。面花与民俗紧密相连,既是红白喜事、行门人户的必备之物,又是四时八节赠亲馈友的珍贵礼品,几乎每一类民俗都有与之相应的面花形成。人们一见到面花,从外形上便可分辨出要派什么用场。比如外孙子过周岁时,外婆便要给他蒸一个“牛轭斗”,祝愿孩子像牛一样坚韧有耐力,能经得起人世间的风风雨雨,长大以后能肩负起生活的重担。而如果生的是女孩子,外婆就蒸一条大鱼,鱼身上插满了花朵。在合阳方言中,“鱼”与“女”同音,祝愿孩子像鱼一样活泼可爱。合阳面花制作精巧,比如嫁女用的“老虎馄饨”,“百兽之王”浑身插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额头、眉毛和双耳上还停着小巧可爱的花蝴蝶,威武雄壮中透出几分温柔。祝寿用的寿桃中间是一个大“寿”字,四周围满了琴棋书画、鹤鹿同春等面花,再插上福禄寿三星,寄托了人们对寿星的良好祝愿。 合阳被三条大沟分成四大块,“十里乡俗九不同”,各处的面花又自有特点,这样一来更显得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金水沟以西的面花长于细腻,一个大馒头上能插上七八十甚至上百朵小面花;在黄河边的洽川,面花个体大,一个送清明节的“娃女子”可以蒸到一尺到一尺五高,七八斤重;而在梁山脚下的村庄里,面花突出特征,省去细部,充分显示了当地群众坦诚豪放的性格特点。

陕西合阳有哪些旅游景点

陕西合阳风景旅游中国黄河流域最大湖泊型湿地风景名胜区——洽川,位于在陕西省合阳县城东20公里的黄河岸边,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千眼神泉,万亩芦荡,百种珍禽,十里荷塘,一条黄河,秦晋相望”。这是文人墨客来游洽川时留下的感叹!而生长在洽川湿地上的芦苇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野生自然芦苇荡群,面积达10万余亩。这里是鸟的乐园,栖息着丹顶鹤、黑鹳、大鸨、大天鹅、苍鹭等珍稀鸟类。景区瀵泉七眼,日出水量7.3万立方米,水温常年保持在29℃至31℃。泉水含人体所需的硒、铜、锶等微量元素,经常洗浴可祛病健身。其中令人拍手称奇的华夏绝景——处女泉,人入水不沉,泉涌沙动,如“绸缎拂身”,似“沙浪沐浴”。景区西部有古朴浩荡的黄土峰林地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的自然奇观。洽川古为“有莘国”,历史文化悠久.我国著名的《诗经》第一首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出自洽川。 洽川风景名胜区距西安160公里,108国道和西禹高速公路纵贯合阳县全境。已与兵马俑、华山、黄河壶口瀑布形成陕西东北部神奇的旅游“金三角”。洽川景区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的绝佳去处。

讲述合阳故事 传承合阳历史 弘扬合阳文化 征文

合阳,八百里秦川最北端,平原与山区过渡带上一个千年小县。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像西北其它地方一样,贫瘠荒芜,封闭落后。残缺的城墙,裹着不足万人的县城里,无一个十字路口,四条街道既窄又不对称,拌有炉渣的土路坑坑洼洼,无一段平直。黄土旱塬上的城池,北高南低,两面临坡,两面临沟,可一遇大雨,就洪水四溢,半城遭灾。屈指可数的商家店铺,也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天刚擦黑,街道就几无行人,只有衙门前(也是新县政府)嘶哑的叫卖声,在夜空中回荡:“炒凉粉喽”、“鸡丝馄饨”……

不知道那时南方的县城是否也如此,但我敢肯定,那儿绝不会半夜三更,有野狼出没。何况我要说的这些人,他们大都来自苏杭、上海。从山清水秀的南方都市,来到穷山恶水的西北小城,他们有无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不得而知,但反差之大,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没有银行,没有电话,没有现代社会的起码设施,虽然解放多年了,小城的人们,延袭的依然是传统的生活方式。老棉袄,大档裤,纺手靸鞋,见了面就是一句:吃了莫?存钱贷款、电报电话、吊液打针等等这些新鲜玩意,人老几辈辈,别说见过,连听也没听说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响应国家的号召,一大批科技人员千里迢迢来到了大西北,支援大西北的建设。援合的人中,有些来自上海、苏杭等大城市。北上的列车途经安徽、山东、河南,要走三天三夜,到西安后,再转乘公共汽车(嘎斯卡车),经渭河摆渡,颠簸十多个小时,天漆黑才到合阳。其实旅程的艰辛只是一时的,接下来的时日,面对的将是长时期的、难以想象的难和苦,水土、气候、饮食、风俗等,完全另一个世界。

也许是组织考虑周到,来这的南方人,大都成双成对,当然也都是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成年人了。他们年富力强,学识渊博,技艺精湛,一进入角色,很快就成为单位的骨干,行业的中坚。医院、银行、学校、建筑公司,技术性强的行业领域,无不都有他们的身影。创办银行,培训护士,勘测描图,传道授业解惑,忙的不亦乐乎。水起波澜,随着他们的到来,小城的气氛渐渐活跃了起来,西服裙子巧克力、收音机电话机、钢筋混凝土,新鲜事,新鲜玩意,一个接一个。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到来,使合阳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进步了许多年。

我的老师汪松山,是俄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先从事的是俄语翻译工作,后举家来到合阳,在合阳中学授俄语课。我的姐姐哥哥都是他的学生。1977年春,“四人帮”刚倒台,学校恢复外语课程,语种改为英语。那时英语老师奇缺,入学很长时间,我才知道,已过不惑之年的汪老师,毅然转攻英语了,给学生讲课,也是“热蒸现卖”,虽如此,听同学们讲,他的课准确明了,从无谬误,足见其敬业精神!汪老师待人和蔼可亲,举止温文尔雅,一派学者风度。经常穿的那件蓝色的中式对襟袄,虽然有些褪色,熨烫的却十分平整,绝无半点褶皱。那时的小城灰溅土冒,人们从无“不随地吐痰”的概念,可汪老师都是把痰裹在手绢里,见此情形的同学都感到疑惑和诧异。若干年后,同学们谈及汪老师,大家都交口称赞,尤对其举止和风度赞叹不已,俱言道:影响终生,受益匪浅。

汪老师没有教过我,与他熟识,缘于我们是邻居。汪老师的家在县医院,与我家一墙之隔,他的爱人是随他一同来支援大西北的,在医院做护士工作。姚护士长(医院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也是一位可敬可爱的长者。她救治过的病人不计其数,培养的学生都成为了以后的骨干。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获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同和尊敬。她和汪老师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在合阳一呆就是三十年,直至退休,才随汪老师一起回到苏州颐养天年。

已届耄耋之年的周以慎老先生,合阳人都称他周会计。是最早援合的人,他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来到了合阳,一手创建了合阳银行,与汪老师不同的是,他们夫妻俩都在银行工作。周夫人是地道的大家闺秀,来合之初,隔三差五到邮局邮取包裹,全都是寄往上海和上海寄来的换洗衣服,那时人们只瞧了新鲜,没往多了想,殊不知情形背后的尴尬和无奈。“辘辘●女人●井”的故事,在黄土高原演绎几千年,用井水洗衣服是件很奢侈的事,他们夫妇不会如小城的人一样,在污浊的涝池里洗衣服,也不敢冒然摇着辘辘在望不见底的井里汲水,只好出此下策,舍近求远了。这般小事尚如此犯难,其它事情就可想而知了。

周会计作风严谨,在银行工作多年,处理过的业务数以万计,做过的凭证不计其数,无一笔差错。因其业务精通,经常被县上各单位请去处理帐务。上世纪70年代初,拖拉机修理厂成立,没人懂得工业会计核算,组织便把他从银行调去管理财务。79年,抽黄工程全面开工,他又被调去做总会计师,一直到退休。也许是从事的职业不同,周会计跟汪老师的性格正好相反,他性格内向,彬彬有礼中少了些许笑意,但绝不乏挚诚。秉性耿直的他,工作极为认真,对业务上出现的差错,从不姑息迁就,严厉程度几近苛刻,同事们虽然有些怵他,但打心眼里都很尊敬他。摘录一段80年组织对他的鉴定:“该同志踊跃支援大西北的建设,来合阳28年来,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党为人民工作,作风正派,为人正直,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不搞歪门邪道,业务精益求精”。

1990年周会计在东雷抽黄管理局退休,现随儿子住在南京。88年他就获得会计师职称,由于单位政策不到位,退休金现在仅千余元,刚够平常看病吃药,夫人始终没有离开银行,工资竟高他两倍还多。与周会计夫妇同在银行工作的还有一对姓包的夫妇,也是支援大西北的南方人,可能跟周会计是同乡,还有建筑公司的一个工程师等等。援合的人很多,还有其它地方的人,但这些南方人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把南人特有的细腻融入到工作中,以良好的修养去待人、去做事。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感染着身边的人们,用丝丝文明之风,吹拂着愚昧的尘埃。有一点要说的是,尽管他们素质高、能力强,为单位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都没弄上一官半职,这也是他们以后鲜为人知,不为官亲,被组织遗忘的主要原因吧。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政府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单位的头头走了一拨又一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了。几十年了,没有人去看望过他们,没有人关心过他们,老人们渴望的眼神已变的暗淡,期盼的心已变的灰冷,一腔郁闷、满腹惆怅,向谁诉说,谁人知晓。

庆幸的是,他们的儿女们事业有成,而且都很孝顺,老人们衣食无忧,住行无虑,这也是吾心尚慰的缘故。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当初他们背井离乡,义无反顾支援大西北的建设,受了那么多的苦,遭了那么大的罪,为合阳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记忆不能抹去他们,历史不应忘记他们,合阳人更应该记住他们,在合阳县志里,理应有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人微言轻的我,只能苍白地说一声:去看看他们吧,关心关心他们,哪怕仅仅是一句问候的话,只要来自组织,对这些老人们而言,都是莫大的安慰!

在合阳 有那些旅游区?

合阳位于陕西东部,地处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距古城西安160公里,面积1341.46平方公里。北靠黄龙县,南接大荔县,西与澄城县毗邻,东隔黄河与山西临猗县相望。位于东经109°58′—110°27′和北纬34°59′—35°26′之间,境内海拔342—1543.8米。县境南北长41.8公里,东西宽35.6公里。境内有大峪河、徐水沟、金水沟、太枣沟四大沟系将全县切成塬沟相间的台塬,属典型的黄土高塬沟壑区,素有“一滩二沟七分原”之说。属暖温带半干旱型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偏少,四季分明。长期以来十年九旱,表现出典型的旱原气候特征。全县辖12镇4乡353个行政村17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22万,其中农业人口39.41万,农村劳动力21.03万。主产粮、棉、果、牧、烟、菇、瓜菜等,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区域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旱作生态农业县。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合阳是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腹地。“三代”时为“有莘国”,夏禹甸梁山,华夏烹饪鼻祖、辅佐成汤灭桀的商相伊尹躬耕有莘之野,太姒女西嫔周京;春秋时,孔子高徒子夏设教飞浮山,教化影响,传之久远,故有“礼义之邦”的美誉。《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千古绝唱就出自合阳洽川,被认为是中国的“诗源”。源于部落民族舞的跳戏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起于汉而兴于唐”的线偶戏是“秦川一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全国仅存的两家提线木偶戏之一,曾随团赴法国、巴西等十几个国家演出。秀润典丽俊逸多姿的书法杰作《汉合阳令曹全碑》为“汉石中之至宝”,是我国现存4块汉碑中最负盛名的碑石,现存放于西安碑林。中原西瓜由五代合阳令胡峤从西域引进、培育和命名。黄河岸边,夏阳古渡。当年韩信“木婴渡军”胜迹犹存。唐宋以降,风流潜转,文武辈出。北宋大理寺丞雷德骧以直言敢谏闻名于世;雷德骧、雷有终、雷孝先、雷简夫四代文德武功名著青史。身膺雅州知府的雷简夫慧眼识贤,为国举荐苏洵、苏轼、苏辙,传为文坛佳话。明代党守素追随闯王李自成起义,爵封“载侯”;明代之后,学风日盛,涌现出驰名全国的戏曲家王异、高士李向若、诗人李灌、王又旦、康乃心以及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等,皆因其诗赋文章和品格气节而声噪文坛,为繁荣祖国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四千多年的文化沉积,铸就了合阳人民勤劳、聪慧、朴实、重教乐礼的品性。合阳中学是陕西最早的县级高级中学,已有 86 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每年考入清华、北大等著名院校的大学生已逾千人。 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合阳旅游资源以洽川风景名胜区最为著名,位于县城东 20 公里的黄河之滨,面积 165 平方公里,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湖泊型湿地风景名胜区。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芦苇荡,栖息着丹顶鹤、黑鹳、大鸨、苍鹭等珍稀鸟类;拥有华夏绝景——瀵泉七眼,以处女泉最为神奇,入水不沉,泉涌沙动,如绸拂身,似“沙浪浴”;拥有西部古朴的黄土峰林地貌,夏、商、周、汉遗风犹存。洽川风景与三教合一的福山、灵泉民居古建、武帝仙山、桥头河观鸟园等文物古迹、自然资源相互映衬,形成了规模宏大、地方特色浓厚的生态旅游格局,是陕西东线三角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遐迩闻名的生态农产品基地 合阳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 36% ,是国家级生态县和全国 25 个“国家级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之一,目前已初步建成 20 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5 万头秦川牛养殖基地、5万只肉羊养殖基地、 30 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3 万亩红提葡萄生产基地、 10 万亩红薯生产基地、 10 万亩杂果林生产基地和万亩淡水鱼养殖基地。合阳“金水”牌苹果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合阳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红地球葡萄之乡”;合阳红薯种植历史悠久,品优质佳,独占中国西北市场鳌头;合阳香菇花菇率高达 80% 以上,比江浙一带高出 3-5 倍,是各地客商竟购的佳品;合阳温水养殖的黑乌鲤、罗非鱼、鲫鱼等是供应西安市场的主要渠道之一,以黑乌鲤为主料的“江宴鱼”已成为陕西的一道招牌菜。 环境优越的投资热土 合阳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 40 多种,煤炭储量 52 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3亿吨,有建设大型煤矿的有利条件。工业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涉农加工、能源工业、机电包装、化工、建材等六大体系,创出了“恒兴”牌果汁、“铁锚”牌免水胶带、“聚源”牌油漆、“兴隆”牌奶粉等一批知名产品。合阳处于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等条件十分便利。北京—昆明的 108 国道纵贯全县。西安—禹门口高速公路正在建设,途径我县 8 个乡镇,过境里程 48 公里。西安—侯马铁路由南向北贯穿全县,过往列车均在合阳站停靠。北京—太原—西安通讯光缆穿境而过,全县村村通电话,移动通讯无盲区,互联网联接实现宽带光纤接入。宾馆、饭店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全,接待水平日益提高。合阳社会稳定,民风淳朴,保护客商利益的政策法规健全。合阳加快与世贸规则接轨的步伐,减少了行政审批环节,简化了办事手续。专门规划出供海内外客商选择的投资区域,即洽川风景名胜区、渭南经济开发区合阳工业园区、万亩节水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园区。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有识之士来合兴办实业。目前已有新加坡、孟加拉、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东部沿海省份的30 余名客商在合阳大地上和我们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互利双赢。 面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和挑战,合阳将在更大的空间聚集开发要素,在更广阔的领域寻求合作,进一步创新引资方式,扩大投资领域,并把重点转移到谋求技术和管理合作上来。合阳将进一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速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化进程,为来合投资者提供一个规范有序、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法规环境。 竭诚欢迎世界和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来合阳旅游观光,考察投资,发展发财。

本文链接:http://www.sxhhwh.com/huanhewh/1776.html 转载需授权!

第三届合阳黄河旅游文化

上一篇:寻找前世之旅的片尾曲(寻找前世之旅片头曲)

下一篇:设计师之旅下载(室内设计师之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