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市黄河文化(渭河 黄河)

erjian2022-07-0474

本文目录一览:

渭河的历史

陕西母亲河---------渭河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在关中平原蜿蜒502公里,自西向东流经陕西省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5市区。在西安境内先后接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泾河和石川河后,经由潼关县港口镇注入黄河,流域面积达到6.75万平方公里,几乎覆盖整个关中道。渭河流域集中了陕西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2%的工业总产值,对全省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陕西人民亲切地称之为“母亲河”、“生命河”。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曾经有一千多年,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在咱们渭河流域。谈到渭河的历史,也许很多人仍记忆犹新,在五十多年前,沿河的人们还可以在河边淘米洗菜;二十多年前,还能捕鱼捞虾。而如今,渭河却是"上游水干了、中游污染了、下游淤满了",由于多种原因,渭河防洪形势日益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和水土流失治理较缓慢,严重制约着流域内各市(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渭源鸟鼠山的滴水山泉开始

一路不拒溪流,逐渐莽荡

它曾多次挣脱黄土高原与秦岭的夹峙

开拓出一片片坦荡的河谷

陇西、天水、宝鸡、凤翔、岐山、咸阳、西安……

中国历史上璀璨无比的城市一一兴起

周文王、武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

一群中国历史上最威赫的帝王,相继在渭河滩上,一个踩过一个的脚印……

在流经818公里后,渭河踌躇满志地

在潼关直直朝黄河切入

形成了古老中国的文化横轴和独一无二的历史时空

如今,在其13.6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里生活着2000万人

在陕西境内它仅千里之长,流域面积6.75万平方公里

但这块弹丸之地却无疑曾对中华民族有过最大的影响

打开中国的版图,不用费多少工夫,就可以在它的腹地找到一条河。这条河不算长,仅810多公里,但它却密切地关联着整个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这条河,水流黄色,每到洪水期又稠似泥浆,但它却积淀了厚重而灿烂的华夏文化。这条河的流量不大,不能托浮客船货轮,但它却哺育了从古至今陇地和关中的芸芸众生。它就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

黄河流域总被人们称誉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摇篮,而渭河正是关系到这古老摇篮摆动的中轴组成部分。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渭河由西向东流去,在黄河从秦晋之间穿过南下,进入河南的急转弯处,直直地切入了这条大河,形成了渭河和黄河的横向轴线。这就是中国古文化之轴,世界著名古都长安、咸阳、洛阳、安阳、开封,都串联在这条轴线上。渭河,就是这样一条身价不凡的河流。

说来渭河又实在应该取个“秦河”的名号,因为它和历史上秦朝的先祖息息相关。渭河造就的关中平原又称“秦中”,这秦中有好多与“秦”字相关联的事物。比如:山有“秦岭”,地有“秦川”,丘有“秦陵”,字有“秦篆”,戏有“秦腔”,菜有“秦椒”……而上游天水一带在古代被称作“秦州”,还有秦安县、秦亭乡、秦家塬村……这“秦”字堪称渭河流域的灵魂。

从小到大数十年里,我一直在家乡的渭河附近回绕,很少远去。终于有一天,我和朋友决定走一趟渭河的源头。

我们从渭河的中点宝鸡出发,驱车沿着陕甘北路,过千阳岭,翻越关山牧场,又顺着张家川大梁南下直奔天水,再溯河西上,终于到达渭河的发源地——甘肃渭源县。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县城,夹在渭河源头的清源河和禹河之间。在县文化馆老边的引导下,我们的车驶上通往渭河传统源头——禹河的山路。一路上放眼望去尽是黄土的山梁,黄土的沟壑,向西向北漫漫无垠。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每一个黄土至高点上,都有用草皮和泥土垒成的尖锥形土堆,每个土堆上都插着一根木杆,上面飘拂着写满经文的三角白旗。老边告诉我,这是当地人的“祈雨台”。自古以来陇地多旱少雨,每逢春夏之交,当地农民便堆砌起“祈雨台”, 祈求苍天降下甘霖,得到好收成。

时值农历五月,关中的小麦已经金黄一片,马上就要收割了,而这里的小麦却刚刚起身拔节,还没有抽穗。我们的车停在一个长长的山梁上。眼前的这座鸟鼠山因是渭河的发源地而闻名。我们顺着山旁的小路盘桓而下,来到了一座刚盖不久酷似民房的小庙前。古庙的残墙和石阶淹没在荒草丛中。守庙的老头儿告诉我们,这就是禹王庙。从古至今,每逢大旱,方圆百里的乡民都要在这里举行大规模的祈雨活动。

老边又把我们领到禹王庙下方的白杨林中,指着一个仅能容一只大碗的石穴说:“这就是渭河源头‘品’字泉。如今只剩下一‘口’,那两‘口’早被黄土埋没多年,寻不见踪影了!”我俯瞰穴内,不见泉涌,也不闻水声,只见浅浅的积水中堆聚着厚厚一层陈年腐叶,几只小水虫在水中自由地翻着筋斗。

《尚书·禹贡》和《水经注》中都明确记载:“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

我们驱车下鸟鼠山,驶向清源河道。一道秀美丰润的河谷出现在我们面前,一群群牛马在川道丰肥的草滩上悠然自在地进餐,枝叶繁茂的大白杨树掩盖住片片低矮的村舍,川地里生长着嫩绿的苞谷苗和蚕豆秧,一派江南景致。

而相距10公里外的清源河上游,分岔很多,发源于南谷山各个方位的石缝中、灌木林里和悬崖峭壁上。水极清澈,水中长满了各种各样水草、灌木和蕨类植物。这就是让人眼湿心润的清源河源头。的确,凭借它丰沛的水量和更长的长度,实在应该是渭河的正源。但因为没有显赫的大禹王登临,没有经典可考而被列入旁系。禹河虽然短、小、浅,但因富有传统的文化重彩而被奉为正宗。

渭河从渭源发源,流经陇西、通渭、武山、秦安、天水、清水然后继续向东,在甘陕之间,进入了六盘山脉和秦岭的夹缝,一改坦然舒缓的个性,变成一条喧嚣湍急、左冲右撞的猛河。它左右回转,甩下一个个乱石险滩;时而跌宕,形成无数急流漩涡。一路与崇山峻岭搏杀足足200里,在宝鸡峡猛然冲刺,终于脱离了两大山系的夹峙,一跃进入了平坦宽阔的八百里秦川。

这是一片古老丰腴的土地,古往今来,人们称作关中的地方。

这关中,西有陇山,东有潼关,南有秦岭,北有岐、乔、黄龙山脉相连。山为安全之势,而水为生存之本。一座以山岳为边墙的天然“大城”,包裹了渭河横贯的八百里秦川。这“大城”中黄土深厚,五谷丰饶;四季分明,寒暖皆宜;百姓安乐,温饱有余。关中人受神农始祖和后稷农师的教益匪浅,操持庄稼精细周到,把一年的精力倾注到麦子身上。本地深厚肥沃湿润的黄土,极适合小麦那又细又长的根须自如地伸展。当地居民全年以麦面为主食。百吃不厌还翻新出许多花样,直养得男人身高体健,女人面俊手巧。

关中人多是人高马大的汉子,还有那体态苗条一走三扭的妇人。单看头面,高颧骨、阔嘴巴、细长单眼皮居多。秦皇陵出土的秦兵俑就是关中人特征的忠实写照。

而更重要的是,这富饶的渭河平原还造就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自古以来,凡国都所在地,都要具备地势优良、水源丰足这两大基本条件。

中国周、秦、汉、唐无一不建都于关中渭河平原,就是因为关中三面被山脉拱卫,是一处进攻固守皆宜的好地方。同时,渭河流域的大小河流网络关中,为灌溉五谷和人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由于这两方面的优势,便形成了“关中自古帝王州”的特殊地位。

先说周朝的先祖,曾经发端于渭河支流的漆水河流域。至今,在武功镇的漆河西岸,还可见到周人先祖后稷的“教稼台”,和其母姜虫原的墓冢。后来,不知什么缘故,周族迁徙至渭河的另一支流——泾河的中游,即现在甘肃庆阳、平凉及陕西长武、彬县一带。数百年过去,周族繁衍壮大,泾河上游流域已经不足容纳,便回跨岐山,在渭河北岸最丰腴的周原驻足。经过数代的发展,到周文王姬昌为首领时,又率领部族向更广阔的渭河下游进军。在渭河南岸支流沣河的西岸建立国都。这便是历史上的丰京。

姬昌建立丰京不久后病逝,儿子武王姬发继位后,又在沣河以东更广阔的平原上建立新都镐京。丰、镐二京,应该是渭河流域第一次出现的大都市,两座城堪称“姊妹城”,相距不过50华里,中间有大道相连,相互依存,一直持续了350多年,直到周平王为避犬戎之侵扰而迁都城于洛阳,才结束了它们作为“京都”的地位。

面对周王室的东迁和关中的空虚,原本生存于渭河和嘉陵江上游的秦人先祖,开始了东进的长征。他们先翻越陇山,进入渭河支流千河,又顺千河逐步南下,来到“千渭之会”的古陈仓,然后迁至渭河北岸雍水与横水之间的雍城。先后经历9次迁都之后,最后定都于与西周故都丰、镐二城隔渭河相望的咸阳。咸阳之北,有泾河、石川河;南有黑河、涝峪河、沣河,水源十分丰富。这里又是关中平原最开阔肥沃的地段。应该说,是渭河中下游的八百里秦川的地利,将秦人的事业托向巅峰,实现了一统中国的帝业。

紧随秦朝之后的西汉,也将都城定于离咸阳不远的渭河南岸。汉长安城的北墙和西墙面对渭河,因为受河道的制约,城墙的走向形成不规则的梯形。而渭河南岸丰富的水源,保证了西汉盛期长安人口急剧增多而对水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西汉长安城运用渭河水资源的优势,曾首创了古代中国都城供水系统工程,包括建立水库(昆明池等)和架设“飞渠”(即现代的高架渡槽)。

“八水绕长安”,这是古人对隋唐长安城优越地理位置的形象肯定。在隋唐长安城之东有灞河、河;西有沣河、

河;南有河、橘河;以北便是众河流归属的渭河以及泾河。由于借鉴了西汉城市供水工程的经验,又有更多河水可以引用,隋唐长安城内供水渠道的分布更加密集。而唐长安城的另一特点,就是蓄水为池,以供皇家游乐,比如太极宫中的四大海和山水池,大明宫中的太液池,兴庆宫中的龙池等,在这些人工的湖泊内都可以泛舟。

在盛唐时期,长安人口已逾百万,如果没有充足的天然水源和如此密集的供水网,是很难维持这个中世纪国际大都市的正常运转的。

唐朝之后,中国帝王的“王气”东移,关中平原从此失去作为国都的地位。长安城的地面供水系统也就逐渐荒废。到了清末民初,西安城内的居民已经全靠地下水维生, 即打井汲水。

到了上个世纪的80年代,由于工业兴起,人口增加,西安市发生严重水荒,自来水厂无法满足城市需求,只好限时供应生活用水。最严重时甚至出现用消防车向断水区送水的情况。

后来,西安市政府采纳专家建议,引用100公里之外周至县境内的黑河水进入西安。为什么舍近求远?因为昔日绕长安的八水之中,一些河流上游已设水厂,水资源已经满负荷;另一些河流的污染程度已经不宜作饮用水。而黑河源于秦岭,远离城市和工业开发区,水质纯净,流量也大。引黑河工程完成之后,西安市水荒暂时得到缓解。

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不光是西安等大城市,整个渭河流域的水资源形势也愈加严峻。首先,由于现代化的开发,增加了许多用水的渠道和项目,比如,大量用水的新型住宅楼;所有城镇在追求形象工程中建立的喷水池和绿地、花园;各种豪华的洗浴城、游泳场的涌现;不断发展的蔬菜和瓜果种植区;各种饮料、饮品、红白酒的无限制生产;还有牛、羊、猪、鸡、鸭、鹅、鱼……的扩大饲养。当然,其中也包括城市人口的增加。

处于渭河中游的宝鸡市将嘉陵江源头之水引过秦岭分水岭,注入渭河支流清姜河,以解决城市用水之荒。这是一种小范围的“南水北调”。为了改变渭河河床日益干涸的难堪和增加地下水蓄存,宝鸡市在渭河干流建筑大坝,全面阻拦河水。

效法宝鸡市,渭河下游的咸阳和西安的灞桥区,也准备在渭河和灞河上筑拦河坝以改变现状,其实这种拦河建坝早在5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20世纪50年代,解放后的人们打出“人定胜天”的旗号,随即开始了一系列对渭河的整治和开发。在70年代初建造的宝鸡峡水利大坝,提高了渭河水位,并将渭河水引入几百公里的渠道,来灌溉咸阳以东渭北高原上的旱田。又在传统的防洪堤岸内再筑新堤,来获得更大面积的河滩丰产田。当时几乎所有支流包括三、四级小支流上被广泛地修筑水库,以达到拦洪、蓄水、水土保持的多重目的。

我下乡插队时也曾经历了修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水库的过程。当时,负责工程的革委会副主任让我这个只有初中文凭的知青设计大坝。我运用初三所学的几何,草率地完成了梯形面积的运算——还算不错,当时还知道大坝两侧的坡度越缓越稳定。整个大坝是黄土堆垒的,而且仅仅由人工一层层夯实,到了预定高度就算峻工。当时是1969年冬季。回想起来,“革命造反时期”的人胆子真大,这正应了“无知者无畏”这句话。

然而这些建在渭河的坝,依然挡不住渭河时而的暴怒。平时安然的渭河,每到夏季暴雨时节,却会突发狂暴的洪流,有时它瞬间的威力,不但能冲垮堤坝,还使临河的居民家破人亡。

1975年,一场数十年罕见的特大暴雨突袭了渭河的中上游地区。许多渭河支流上的小水库被山洪急速注满又崩坝,一股股激流狂奔,一路不断冲毁山村和乡镇,待所有支流的洪水汇聚到渭河,已经形成势不可挡的狂潮。据颜家河采石场的职工回忆,那天傍晚场部突然接到紧急电话,说天水的洪峰正急速向下游袭来。场领导立即下令在渭河滩作业的工人撤回高岸。不久,就听见上游峡谷传来闷雷般的巨响。一瞬间,便看见约三层楼高的洪峰怒卷着树木、巨石以及猪、羊、牛和人的尸体,猛扑过来,速度比呼啸而来的火车还快!采石场的两位男工,因为抢救一台抽水机,一转眼便被浪潮吞噬。5天之后,在100公里外虢镇以东的渭河滩上,发现了他们的尸体。

当时参加搜寻难友的工人回忆,他们冒着倾盆大雨沿着浊浪汹涌的渭河岸,向下游走去。一路上用长钩拉上来数不清的尸体,但大多数都是女的。后来得知,天水附近的一家医院的妇产科楼,被山洪完全摧毁。

6年之后的1981年,渭河流域再次发生了山洪和泥石流灾害,这次受灾最严重的是陇海铁路。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渭河两岸高山的植被过度采伐,又以农田代替。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雨之后,出现多处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被彻底摧毁,中断行车近两个月。

到了21世纪,这里洪水的灾害似乎更容易发生了。2002年6月,横跨渭河支流的陇海铁路上一座150米长的灞河桥彻底被山洪掀翻冲垮。事后人们发现,此次只不过是三五年不遇的水害,却造成了相当于50年不遇的巨灾。原因是,近些年来西安房地产大开发,民间掀起狂采灞河沙。

然而自三门峡水库建成40年后,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水灾也出现了。2003年8月,渭河流域上一次不算大的连续降雨,却造成了自1556年以来的最大的一场灾害。渭河上一般的水灾,都来自河之上游,但这次如此大的漫天之水,却第一次是从下游的三门峡库区逆行倒灌而来的!使渭河下游的华县、华阴,逃离家园的灾民达20万之众。

从这一系列大自然通过渭河所施展的灾难来看,天道是不可违背的,这天道就是自然规律。人类对山河要有敬畏之心,因为人是山河孕育的。

但与这些山洪相比,渭河里的污染也许更为可怕,因为它几乎把渭河的下游变成了一条接近死亡的河。

今年春季的一天,我从兰州返回西安,列车顺陇海铁路从甘肃陇西进入渭河上游,我看到在宝鸡峡的拦水坝以上,河水基本以天然水为主,水色虽然泛黄,但少有污染。过宝鸡峡之后,渭河水被渭北灌渠分流,宽广的河道只剩下一条小溪,阳光下就像一条蚯蚓。过宝鸡市、虢镇、蔡家坡、杨陵到咸阳,陡然再见的渭河,已是黑沉沉的污水巨川。这显著增加的流量,已经不是来自沿途的各条支流,而是聚集了沿途各城镇、厂矿所排泄的废水。列车过咸阳桥时,虽所有车窗紧闭,但还是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臭鸡蛋味儿。紧接着又过沣河桥。在十多年前,沣河水极清净,河中的沙洲上杨柳婆娑,和当时黄浊的渭河水对比很鲜明。如今,沣河水也变成褐色,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难看的泡沫。后来看报纸才知道,那是因为上游建了好多家造纸厂的缘故。待过了三桥,又见河。这河也早已失去天然河流的形态,简直就是条人工排污渠道,里面充满了污浊泛起的白沫。

从西安再东行,渭河下游的水质更差,因为又增加了这个充斥七八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排泄物。有一次乘汽车从渭南过渭河桥,车到桥中,刚把车窗打开一条缝,一股难闻的气味即刻充满车厢。再俯望河流,浩荡的黑水向东流去,河滩上一层厚厚的沉积物龟裂,翻卷的一面是白花花的结晶体。

仅仅在50年前,渭河非洪汛期的水还只是略略泛黄而已。在咸阳桥边,人们在卵石堆积的河边洗菜、淘米、洗衣服。在20年前,人们还能从河中捕捞两三斤重的鲤鱼。在10年前,人们在渭河的许多支流里还能游泳、洗澡。但在今天,这一切都已成为美好的回忆。

2004年9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认定:“渭河已经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成为黄河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丧失生态功能”意味着“渭河快死了”。虽然渭河的危难与现代文明之间不能画等号,但它又确实是在热情追求高速度发展现代文明的大潮中,由于人们的任性和放纵所致。我相信,当人们从激情中清醒过来之后,会理智地重新善待这条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大贡献的母亲河。

秦人的先祖发源于甘肃的礼县,后辗转迁徙到西汉水流域、后又到渭河流域。图为西汉水流域上的一处场景。

渭河在众山涧中冲出了一条水路,距发源地200公里处,渭河来到了宝鸡峡口。

在宝鸡峡渭河终于脱离了六盘山脉和秦岭的夹峙一跃进入了平坦宽阔的八百里秦川

宝鸡市在1976年建了水利工程,用水渠灌溉200公里外的咸阳地区的渭北高原上的农作物。去年宝鸡市区里又建起一个截水湖面,从而使渭河的水量日趋减少。

5月的秦川大地被丰厚的小麦所覆盖,这是西安南郊的乐游原。

品字泉位于渭源县鸟鼠山,在传统上它被奉为渭河的源头。

渭河流域图

但这次漫天之水却是从下游的三门峡库区逆行倒灌而来的

潼关港口——渭河与黄河的交汇处,因三门峡水库的阻拦,它形成了宽阔的水域,当地村民用他们制造的大铁船运输过河的车辆。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的建设不断扩张,现在西安城才达到盛唐时期长安城外围的规模。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这里的城市供水一直是一件大事。

渭河流经的城市都会有这样的污水源,这些未经处理、直接排到渭河的污水,无疑大大加剧了渭河的污染。

2002年6月,在陇海铁路上,一座横跨渭河支流——灞河上的150米的桥被山洪彻底掀翻冲垮。由于这里长年大量采沙,这次只不过是三五年不遇的水害,却造成了相当于50年不遇的巨灾。

如今渭河已经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成为黄河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2003年9月的一天,华阴市政府雇来大型挖掘机,对罗敷河与渭河交汇处的一个大堤进行挖掘,以使从三门峡库区倒灌进华阴市毕家乡的洪水,回到渭河主河道里。这次因洪水而逃离家园的陕西灾民多达20万。

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历史上就是盛产小麦的粮仓。图为地处临潼上游的白鹿原。

在陕西的潼关,渭河汇入黄河。由于渭河含有大量的泥沙,被一些专家人称为第二条黄河。

关于黄河的文化资料

黄河谚语、成语诗句、名句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到黄河心不甘。

说 尽 黄 河 只 为 水(谚语)

意 思:比 喻 说 了 多 少 话 , 只 有 一 个 目 的。

例 句:你 不 用 再 争 辩 了,~,还 是 对 我 有 意 见。

•跳进黄河洗不清。

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成了"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看来他是不 到黄河心不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入海。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黄河的形成:

之一

在距今160万年左右,青藏高原在一次猛烈惊人的抬升运动中,跃然升出地面,其他板块边缘发生断裂褶皱,形成阶梯状地貌,原来广泛分布的湖泊汇集成河。一条由湖泊汇集而成的大河随之奔腾而下,形成地质构造史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之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是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黄河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水少沙多。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

二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是地上悬河。

由于长期泥沙淤积,目前黄河下游堤防临背悬差一般5~6米。滩面比新乡市地面高出约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约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约5米。悬河形势险峻,洪水威胁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

四是洪水灾害频繁。

黄河北抵天津,南达江淮,洪水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同时黄河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长期难以恢复。由于洪水灾害频繁,历史上黄河洪水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黄河情况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据史料记载,从先秦到民国年间的254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90余次,该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防洪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讯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工程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十二日正式开工,于1997年11月截流。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用于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的投资达80多亿元,完成各类土石方14亿多立方米,其工程量相当于建造13座万里长城。群众投劳近5亿工日。依靠防洪工程体系和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已连续夺取50年黄河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

确保黄河岁岁安澜,不仅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也十分巨大。据综合分析计算,黄河下游50年不决口,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近4000亿元。避免人员伤亡、河渠淤塞、良田沙化、环境恶化、影响社会稳定等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目前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600多处,提水工程2.9万处,干流设计引水能力已超过6000立方米每秒。流域内及下游沿黄地区灌溉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120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1亿亩,增长了8倍,其中宁蒙河套灌区、汾渭灌区和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这3大片灌溉面积占全河的70%以上,用水量占80%。灌区农业增产效益显著,在约占耕地面积45%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以上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许多灌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棉基地。

黄河下游现共修建引黄涵闸94座,引黄灌溉和抗旱浇地面积达3600多万亩,平均年引水量近100亿立方米,豫、鲁两省沿黄20个地、市的百余县用上了黄河水。

黄河水资源利用范围,已从过去主要用于农田灌溉,转为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沿河兰州、包头、郑州、开封、济南、东营等50多座大中城市和一大批工矿企业,均以黄河为主要水源。农村2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也靠黄河供水得到解决。还建成了引黄济青(岛)、引黄济卫(河)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黄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共580亿立方米,目前已耗用307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高达53%,与国内外大江大河相比,已属较高水平。据综合分析计算,建国50年来,引黄灌溉、供水的直接经济效益达6000亿元。

防洪历史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是黄河历史的真实写照和区别于其他河流的显著特点。因此,在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史上,就有了源于下游决口改道而带来的多个黄河故道。如禹河故道(亦称《禹贡》河道)、西汉故道、东汉故道、明清故道等。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禹河故道。行河时期,从大禹治水开始算起,至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1400余年,是黄河史上有记载以来最早的一条古河道。

黄河水神与灵物的传说

黄河水神,由来已久,但历史上各朝各代水神的具体名称不同,大河上下各段各地所敬奉的河神与致祭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史籍上记载的黄河水神,最早的一位是河伯。河伯在史籍记载上有“冰夷”、“冯夷”、“无夷”等名。最初很可能是大水有灵一类的自然崇拜,后来渐渐变成为人格化的水神。

他们说,有个叫冯夷的人,被黄河水淹死,一肚子怨恨,就到天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天帝听说黄河危害百姓,就封冯夷为黄河水神,称为河伯,治理黄河。

大禹,是国人最崇敬的历史人物之一。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是为世人所无限敬仰。透过现象看本质,其真正意义却在于:首先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真正创立者,其次是在他的治理下,黄河历1400余年无河患,世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大禹治水后的黄河河道也被世人认为是最佳的河道,并长期影响着后人的治河活动。

伴随着大禹治水的传说,人们有时也把大禹当作黄河水神来敬奉。

郑州一带民间有《河伯授图》的传说,说是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这故事所要交代的就是大禹是继河伯之后的黄河水神。河南武陟县嘉应观,最高的建筑是禹王阁,阁内塑禹王锁蚊像,而且站在阁上,就可以看到茫茫黄河。开封城东南有一座禹王台,高丘上建有禹王殿,原殿中供奉有高八尺的禹王铜像。山东济南龙洞山,旧名禹登山,传说为大禹治水登临处。

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九曲

黄河的弯多,素有"九曲黄河"的说法。黄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的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游民歌还在我们耳旁回荡:"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说明黄河的弯曲多。黄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弯曲,干流的主要大弯有6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大弯中,180度的大弯有3个,90度的大弯有2个,45度大弯有1个。而黄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2068公里,但实际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线距离的2.64倍。

渭河流域地理及文化

这条横贯甘肃、宁夏和陕西三省区的大河

从渭源鸟鼠山的滴水山泉开始

一路不拒溪流,逐渐莽荡

从黄土高原的沟壑区蜿蜒而出

然后在秦陇山区深切下行

到了宝鸡之后喷薄而出,放缓了脚步

在秦岭山脉和黄土高原夹峙下缓缓而行

与泾河、洛河等众多汇入的支流一道

冲积出富饶的关中平原

最终,它在秦晋豫三省交界处注入黄河

▲ 秦岭北麓有72峪,从这些峪口流出的众多河流,携带了大量泥沙,在秦岭北麓形成了山前洪积扇裙。洪积扇裙的下部坡度缓,地势低,地下水埋藏较浅,又能引水灌溉,所以在河流两侧以及河漫滩地形成关中地区重要的水田区。(摄影/王警)

渭河流域

渭河流域南部兼跨

长江支流汉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区

从渭河流域东出函谷关沿黄河与中原相连

南越秦岭沿汉水或丹江直达江汉平原

北由泾河、洛河上游可通往漠北

西与甘、青为邻

中国的大地原点

也位于渭河流域的泾阳县境内

它位居中国中部

地扼东西,兼跨南北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历史上

不仅周、秦、汉、唐等王朝

选取陕西关中建都

陕西成为京畿重地、全国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

即便是宋代以后,京都东移

陕西的战略地位仍倍受重视

不仅屯驻重兵,而且派皇亲或得力战将镇守

元明清三代虽建都北京

但仍十分注重陕西的防卫

明朝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

“山陕,天下之项背,而京师之头目也”

充分说明了其联动东西的重要地理区位作用

▲ 地处陕晋豫三省交界地带的三门峡,摄影/胡远嘉

重要的地理区位

让渭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通道

周秦时

渭河航运已经开始

公元前647年

晋国发生大旱灾向秦国求救

秦国给晋国支援了大批粮食

水运路线沿渭河顺流而下

溯黄河、汾河而上,直到晋国都城绛

秦朝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

秦始皇下令

修筑以咸阳为中心、

通往全国各地的九条驰道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

汉、唐王朝定都长安

每年需通过渭河运输大量粮食到长安

西汉时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

经甘肃、新疆

到中亚、西亚

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和玄奘之路都途经渭河流域,也遗留了大量代表不同文化的文物古迹。(摄影/黄政伟)

近现代

随着陇海—兰新铁路的建成、通车

特别是陇海—兰新线与欧洲铁路的接轨

连通连云港和荷兰鹿特丹港间的陆路交通

成为新的欧亚大陆桥

这些途经渭河流域联系东西的著名通道

对中国东西南北

以及中国与欧亚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促进作用

思 考

你生活在渭河流域吗?

来说说你的家乡吧

本文链接:http://www.sxhhwh.com/huanhewh/411.html 转载需授权!

渭河市黄河文化

上一篇:有关黄河传统文化手抄报(黄河故事手抄报)

下一篇:休劳瑞的蓝调朝圣之旅的简单介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