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炎黄二帝(郑州黄河景区炎黄二帝)

erjian2022-08-0246

本文目录一览:

炎黄二帝的成就

炎黄二帝的历史传说(记载),有很多个说法

1、炎帝部落居住在陕西南部,在向东扩张的过程中,与黄帝部落冲突,与黄帝战于阪泉,三战皆溃,被迫与黄帝结盟从而归附,从此形成了华夏民族

2、黄帝部落兴起与泰山以西,炎帝部落统治天下末期,因为势力孤微无力号令天下,黄帝为争夺帝位与炎帝战与阪泉,炎帝战败,被流放,炎帝部将蚩尤不服而骑兵反抗,与黄帝战与涿鹿,败死。

后来因为炎帝的威望很高,百姓思念,黄帝召炎帝回朝廷辅政,从而形成以黄帝、炎帝为首华夏联盟。

3、炎帝部落居住在渭河流域农耕,在东进扩张的过程中被当地的蚩尤驱逐去国境,后来因为侵略诸侯被黄帝击败与阪泉,并且与黄帝部落结盟归附,黄帝、炎帝联盟逐渐统一各部,蚩尤不服,与黄帝、炎帝战于涿鹿,败死。

4、炎黄二帝在相互向东扩张的过程中发生冲突,战于阪泉,炎帝战败,与黄帝结盟归附。炎黄二部联盟之后,势力扩张。

后来蚩尤入侵炎帝的领地,炎帝不敌,被驱逐到涿鹿,向黄帝求援,炎、黄联合各族与蚩尤联盟战与涿鹿,大败蚩尤81部,擒杀蚩尤(一说俘虏后重用)。为华夏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扩展资料:

涿鹿战争的胜利,进一步扩大了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发展成规模更大的部落联合体。黄帝的权威大大提高了,集审判权、祭祀权、军事指挥权与生产指挥权于一身。各部落均需听从他的号令,不听从号令的,即出兵进行征伐。

他还开山修路,努力打通部落地区的隔绝,增进部落之间的交往。传说黄帝一生“未尝宁居”,在118岁那年出巡河南时死在荆山,人们将他护送回陕北,葬在今陕西黄陵县的桥山之上,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黄帝陵。

由于黄帝后来被追尊为华夏的祖先,后人便把远古时代的许多创造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大臣”们,如说黄帝建造屋宇,开凿水井,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弓弩,炼石为铜,创制乐律,他的妻子嫘祖发明育蚕,他的“大臣”仓颉创文字,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等等。

同样的原因,由于炎帝也被追尊为华夏的祖先,后人也将一些创造发明的功劳算到他的身上,并称他为神农氏。在先秦的传说中,神农氏和炎帝原本是时代不同的两个人物,神农氏生活的时代要早于炎帝。

到战国时,人们将两个人合在一起,称为炎帝神农氏,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这些发明当然也是原始时代人们的集体创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炎黄二帝

郑州黄河文化广场“炎黄二帝”雕塑的作者是谁?

今年国庆节,炎黄二帝巨塑屹立在黄河岸边,巨塑前面是15万平方米广场,十几场演出喜迎八方而来的炎黄子孙。

炎黄二帝巨塑是在20年前经市民倡议建设的,在倡议者的设想中,这个雕像应高106米,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母亲像高2米,是“地球第一雕”。

目前,这一巨塑历经20多年风雨,已基本落成,总工程量相当于建两座12层高的大楼。有关专家指出,炎黄二帝巨塑具有巨大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价值,前景看好。

现场 建一座巨塑等于建两座高楼 ,“二帝”眼长3米,鼻长8米,两张脸加在一起有1000多平方米

今年“十一”期间,在炎黄广场上,每天都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号角声中,百名手持印有不同姓氏旗帜的古装演员,组成方阵,拜祭炎黄始祖,祈祷平安。演出进行到最后,开始由游客代表向炎黄二帝上香、拜祭。

“修建炎黄二帝雕像的20年,对于众多炎黄子孙来说是20年的期待,而对倡议者王仁民来说,是奔波和呐喊的20年。”10月9日,站在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的炎黄二帝巨塑面前,黄河风景名胜区(原黄河游览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雒国栋说。

站在粗具规模的炎黄广场上,正在建设的“地球第一雕”炎黄二帝巨塑,静穆、安详。一个月前还高高竖起的脚手架已全部拆除,设计高度为106米的炎黄二帝巨塑主体工程也已完工。雕塑中高者为炎帝,矮者为黄帝。

作为农业神的炎帝,国字脸、卧蚕眉、蒜头鼻、长髯垂胸,表情睿智、慈祥,微笑中展示出博大仁爱的胸襟。而作为军事家的黄帝,目字脸、剑眉、悬胆鼻,眼神锐利,表情刚毅、雄健,沉思中显示出高瞻远瞩的气魄。“二帝”眼长3米,鼻长8米,两张脸加在一起有1000多平方米。

半身塑像建在50多米高的同盟山上,框架式结构,由水泥和钢筋组成内部,外部则由青灰色花岗岩砌成。塑像下部计划用植被及水泥护坡。

“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仅塑像用混凝土7000多立方米,还用掉钢材1500多吨、花岗岩6000多立方米,相当于建造两座12层高的楼房。”工程的甲方代表胡永虎说,“巨塑的面部是一种艺术造型,还要求由专门的工匠来做,不能出现丁点儿误差,加上该塑像是在50多米高的山上施工,难度很大。”

明年三月初三举行落成大典

包括炎黄二帝塑像、15万平方米炎黄广场和炎黄纪念坛

炎黄二帝巨塑工程最初由炎黄文化研究会筹建,后因资金问题在2004年移交给黄河风景名胜区筹建。工程移交后不久,炎黄巨塑就被列入郑州市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炎帝、黄帝塑像及15万平方米的炎黄广场和炎黄纪念坛。其中炎黄纪念坛是广场上的主要建筑。坛两侧、广场绿化带中设计有两座纪念馆,即华侨历史博物馆和中华姓氏博物馆。

2005年5月22日,香港豪德集团和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正式签约,项目总投资1.2亿元,香港豪德集团投资5000万元,建设炎黄广场项目。经过近两年的紧张施工,到今年10月,以山体为炎黄二帝之身的巨塑,已经竣工,巨塑共106米

“塑像采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中国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创作,面部轮廓注重写实,明暗清晰,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胸部以下做虚化处理,与山体相连,给人以充分的想象艺术空间,形成简练概括、刚健凝重、雄浑质朴的风格特征。”塑像的总设计师吴树华说。

“不得不承认,巨塑是一个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晶,它的政治意义和社会价值远高于其经济价值。”巨塑发起人王仁民说,这尊巨塑不是河南人的巨塑,也不仅仅是中国人,而是属于世界上全体华人的。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连当时的郑州市委书记李克都说‘这样的工程即使花上三五个亿也值得,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王仁民说。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全球华人民间的捐款数额达到了1000多万元,在筹集炎黄二帝巨塑建设资金方面,全球华人表现得异常团结和积极。

“全世界华人的热情让我们这些参与者感动,也倍感责任重大,我们的全体参与建设的人都在加班加点,预计明年2月全部工程可以完工。同时我们正在筹备落成大典,初步预定在明年的三月初三。”陈思易说。

王仁民说:“炎黄二帝是我们共同的祖先,我更希望这个工程由民间来完成,所以我们很少找政府要钱,但是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都没少关心此事,工程能够再次开工也全是前郑州市委书记李克的功劳。现在铁树终于要开花了!20年的民族接力完成了这尊地球第一雕塑。”

将成全球华人“文化标志”

“炎黄二帝巨塑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反过来也是一种财富”

雒国栋说,通常我们一说是炎黄子孙,都太主观。巨塑的建成将成为炎黄子孙的一种标志,打个通俗的比方:世界上所有的华人都可以指着巨塑说“我祖先就这个样子”。可以预见,无论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塑的前景都是诱人的。

河南省旅游协会秘书长温民中说,巨塑是世界上最大的炎黄二帝雕像,确实可以称为全球华人的一个“文化标志”,其号召力无与伦比,是全世界华人心中的一座丰碑。因此和异地的祭祖大典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而并非竞争,很有潜力。旅游是注意力经济,游客不仅是看巨塑,更重要的是感受文化的气息,想通过旅游活动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展览一定要跟上。此外,还要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在重大节日和旅游旺季时举办大型的祭祖文艺演出,既反映古代的风俗文化,又有时代气息。这样,巨塑前景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郑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民也认为,黄帝出生在距离郑州70多公里远的新郑市,炎帝和黄帝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黄河中游,黄河又是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把炎黄二帝巨塑建在同盟山上,可以南祭二帝,北祭黄河。所以巨塑有着很恰当的位置,前景肯定不错。

“炎黄二帝巨塑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反过来也是一种财富。”王仁民说。

他还举例子说,建造炎黄二帝巨塑倡议时,他62岁,今年他整整82岁。20年的时间成本。试问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几个20年,而王仁民在这20年中所付出的心血和前期做的大量工作包括失败的教训,都已积淀为该项工程的财富。

炎黄二帝的简介

炎黄二帝(yán huáng èr dì):指炎帝和黄帝,他们是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杰出首领。更是中华人文始祖。

《国语》:“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国语解》:少典,乃黄帝、炎帝之先,但非黄帝、炎帝之父。《史记》:“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解诂》:“赤帝者,炎帝神农之后也”。赤、炎义通,神农以来至轩辕之时炎帝世朝已历五百年。炎黄中的炎帝,实乃最后一代炎帝。神农、少典,皆炎、黄之先。《易传》:“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炎黄二部落联合形成了以黄帝为首的华夏族,并奠定了了华夏文明的基础。 炎帝是传说中中国上古时代神农部落首领的名称,从神农开始至其后裔子孙,也是各部落联盟公推的天下共主,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

神农部落末代首领炎帝,姜姓,烈山氏,距今三千年以上生于烈山(今湖北随县烈山)。以后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黄帝之妻嫘祖之父孙姜雷为神农氏的第十一世孙(被封为六合方山侯,方山即今江苏南京六合方山,姜雷以山为姓,改名方雷)。 黄帝为《史记》中的五帝之首,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中国历代皇帝多为黄帝设庙祭陵等来取得象征的统治正当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有学者以文献证据认为是始于晚清知识分子的推动下,从中国传说时代的三皇与五帝中脱颖而出,成为汉民族以至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帝和黄帝曾有姻亲关系,为神农之后。据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炎帝部落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发展,而当时在今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居住着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有说独苗族),双方因部落发展而发生长期冲突,炎帝不敌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带。

据说因“炎帝欲侵淩诸侯”,后又与轩辕氏族姬姓之黄帝进行三次激烈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流传记载下来的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为阪泉之战。面对着统领熊、罴、貔、貅、䝙、虎为图腾部落的强大对手,炎帝终告不敌,与之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代炎帝而为天子。

炎黄联盟不断扩展,归顺之部落越来越多,但蚩尤始终不服,双方势同水火,蚩尤带领着九黎,与联盟大战于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为传说时代的第二场战争,称为涿鹿之战。最后蚩尤被打败。从此姜氏族便与黄帝在中原安定下来了。“炎黄子孙”一词是中国学者对中华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黄帝的追溯和尊奉。

炎帝相传姓姜,这或许显示其曾以羊为主要肉食(有说因为生于姜水),并显示仍依存有母系社会的传统,羊加女合二为一(另姬、姒、姚、嬴都有此特征)。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妇,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徒鲁。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可见炎帝部落是以牛为图腾崇拜。

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生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炎帝是农神,始教天下播种五谷,尝遍五谷,这是炎帝与神农氏渊源;炎帝又是火神、灶神,始教人民摩擦生火而热食,用火来铸造金属器具,因此炎帝的后代后祝融这样的火神。

据《山海经·北山经》,白嘴赤足的精卫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所变。据《路史·后纪四》,蚩尤也是炎帝后裔,并驱逐炎帝及其后裔榆罔,并与黄帝大战于涿鹿。不死战神形象的巨人刑天,是炎帝的部属。

关于炎黄二帝的传说

炎黄二帝的历史传说(记载),有很多个说法

1、炎帝部落居住在陕西南部,在向东扩张的过程中,与黄帝部落冲突,与黄帝战于阪泉,三战皆溃,被迫与黄帝结盟从而归附,从此形成了华夏民族

2、黄帝部落兴起与泰山以西,炎帝部落统治天下末期,因为势力孤微无力号令天下,黄帝为争夺帝位与炎帝战与阪泉,炎帝战败,被流放,炎帝部将蚩尤不服而骑兵反抗,与黄帝战与涿鹿,败死。

后来因为炎帝的威望很高,百姓思念,黄帝召炎帝回朝廷辅政,从而形成以黄帝、炎帝为首华夏联盟。

3、炎帝部落居住在渭河流域农耕,在东进扩张的过程中被当地的蚩尤驱逐去国境,后来因为侵略诸侯被黄帝击败与阪泉,并且与黄帝部落结盟归附,黄帝、炎帝联盟逐渐统一各部,蚩尤不服,与黄帝、炎帝战于涿鹿,败死。

4、炎黄二帝在相互向东扩张的过程中发生冲突,战于阪泉,炎帝战败,与黄帝结盟归附。炎黄二部联盟之后,势力扩张。

后来蚩尤入侵炎帝的领地,炎帝不敌,被驱逐到涿鹿,向黄帝求援,炎、黄联合各族与蚩尤联盟战与涿鹿,大败蚩尤81部,擒杀蚩尤(一说俘虏后重用)。为华夏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扩展资料:

涿鹿战争的胜利,进一步扩大了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发展成规模更大的部落联合体。黄帝的权威大大提高了,集审判权、祭祀权、军事指挥权与生产指挥权于一身。各部落均需听从他的号令,不听从号令的,即出兵进行征伐。

他还开山修路,努力打通部落地区的隔绝,增进部落之间的交往。传说黄帝一生“未尝宁居”,在118岁那年出巡河南时死在荆山,人们将他护送回陕北,葬在今陕西黄陵县的桥山之上,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黄帝陵。

由于黄帝后来被追尊为华夏的祖先,后人便把远古时代的许多创造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大臣”们,如说黄帝建造屋宇,开凿水井,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弓弩,炼石为铜,创制乐律,他的妻子嫘祖发明育蚕,他的“大臣”仓颉创文字,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等等。

同样的原因,由于炎帝也被追尊为华夏的祖先,后人也将一些创造发明的功劳算到他的身上,并称他为神农氏。在先秦的传说中,神农氏和炎帝原本是时代不同的两个人物,神农氏生活的时代要早于炎帝。

到战国时,人们将两个人合在一起,称为炎帝神农氏,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这些发明当然也是原始时代人们的集体创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炎黄二帝

中国历史上的炎黄是什么人?是一个还是两个?

炎黄是华夏文明始祖,是两人,炎帝和黄帝。

“炎黄”是传说中上古中国的两个部落领袖。炎是炎帝,黄是黄帝。炎黄被认为是华夏文明始祖,而汉族(汉朝前为华夏族)则称为炎黄子孙。

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黄帝姓公孙、号轩辕氏。他们居住在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

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炎帝黄帝族联盟打败了蚩尤族,正式定居中原地区。而汉族为炎黄子孙。

扩展资料:

人物资料:

1、炎帝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至于炎帝的出生地,至今没有定论,事实上炎帝是一个神化了的人物,它代表的是远古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改造自然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

在今天,“炎帝”和“黄帝”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被载入世界文明的史册,中国人也称为“炎黄子孙”。

2、黄帝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炎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炎帝

本文链接:http://www.sxhhwh.com/huanhewh/4537.html 转载需授权!

黄河文化炎黄二帝

上一篇:儒家文化与黄河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下一篇:迪士尼梦之旅ios(迪士尼梦之旅宝物架在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