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打造黄河历史文化地标(河南打造黄河历史文化地标建筑)

erjian2022-08-1158

本文目录一览:

黄河小浪底旅游风景区介绍

景区简介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风景区内的小浪底大坝、进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筑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壮举,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内柏崖山、黄鹿山、红崖山、始祖山、荆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观荟萃,八里胡同峡、龙凤峡、孤山峡峡谷幽深,号称“黄河三峡”,296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纵横、岛屿半岛星罗棋布、豪华游船穿梭如织。

小浪底美誉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 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八里胡同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孤山峡鬼斧神工,千切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而且还有隋唐古栈道、陈谢大军黄河渡等多处丰富的文化胜迹,自然人文景点多达60 余处,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观,完全可以和长江三峡媲美。有“北方千岛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誉,是黄河上开展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的最佳场所。

地理位置黄河小浪底位于洛阳市孟津县、济源市边界,小浪底的由来是因为地处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镇,故而得名黄河小浪底。它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 景区处在国家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的中心部位,该景区地跨南北两岸,南岸为崤山的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景区是以小浪底工程为依托,以山、水、林、草为特色的大型生态园林。

景区介绍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 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 八里胡同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孤山峡鬼斧神工,千仞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而且还有隋唐古栈道、陈谢大军黄河渡等多处丰富的文化胜迹,自然人文景点多达60 余处,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观,可以和长江三峡媲美。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是河南省以黄河中下游水利枢纽工程、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是开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最佳场所。 风景区内的小浪底大坝、进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筑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壮举,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内柏崖山、黄鹿山、红崖山、始祖山、荆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观荟萃,八里胡同峡、龙凤峡、孤山峡峡谷幽深,号称“黄河三峡”,296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纵横、岛屿半岛星罗棋布,有“北方千岛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誉,是黄河上开展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的最佳场所。 

游览小浪底,可以由山西、河南两侧进入景区。小浪底库区总面积278平方公里,涉及山西的垣曲、夏县、平陆三个县,其中,垣曲县正位于水库回水区中段,水域面积占到库区总面积的60%。

景点特点小浪底水库位于穿越中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小浪底大坝截流后,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点及雄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使得小浪底水库同时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组成的大型旅游区。

小浪底水库内大量的半岛、孤岛、险峰,使自然景观近有曲折蜿蜒的河湾,远有烟色浩淼的湖面。从码头登舟,击水搏浪,出入高峡平湖,观赏沿岸山水风光,尽情领略母亲河的风采,以景观上的美、幽、奇、胜、典满足人们高尚的享受和回归自然的追求,在风格上既有田园风情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时尚的豪华气魄。

水利枢纽工程介绍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景区内最亮丽的风景线,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镇。它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地下发电厂房,1667米长的堆石大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等,使小浪底具备了防洪、防凌、发电、排沙等多项功能,是旅游者观赏黄河沧桑巨变的一大景观。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所形成的浩淼水面、曲折河巷同雄伟山势相结合,构成黄河小浪底一派北国千岛湖风光。 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 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工程于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小浪底位于河南洛阳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上距三门峡水库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15公里,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小浪底水库位于穿越中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库区全长130公里,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小浪底大坝截流后,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点及雄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使得小浪底水库同时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组成的大型旅游区。小浪底水库内大量的半岛、孤岛、险峰,使自然景观近有曲折蜿蜒的河湾,远有烟色浩淼的湖面。从码头登舟,击水搏浪,出入高峡平湖,观赏沿岸山水风光,尽情领略母亲河的风采,以景观上的美、幽、奇、胜、典满足人们高尚的享受和回归自然的追求,在风格上既有田园风情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时尚的豪华气魄。

小浪底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总投资额420亿元人民币,整个工程共创三项世界纪录,六项中国纪录。总装机容量为180万kw地下发电厂房,1667米长的堆石大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等,使小浪底具备了防洪、防凌、发电、排沙等多项功能,是旅游者观赏黄河沧桑巨变的一大景观。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形成272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

小浪底水库截流后,已经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他们对壮美秀丽的景色赞叹不已,将小浪底誉为“小千岛湖”,认为小浪底集三峡之险与漓江之秀于一体,必将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

济源市区-小浪底专用线(北)-小浪底风景区(35公里/30分钟)洛阳市区—G310—小浪底专用线(南)—孟津—小浪底风景区(40公里/45分钟)

编辑本段门票政策40元(1、导游证、记者证、军人、离休证、70岁以上老年证免票;2、学生证、退休证及70岁以下老年证半价)

河南黄河流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发展成就

公元前214年,庞大的秦朝兵团轻松征服南方沿海诸地方。中国一词的内涵,也由最早所指的黄河流域拓展并包含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历史上永久的汉族中国领土轮廓自2000年前的秦始皇时代得以确定。从历史发展的全程看,秦始皇不愧为中国最伟大的的政治家之一。

但从当时被统治人民的立场看,秦始皇又是一个大独裁者。秦朝推行极端的法家主义,严刑峻法,征伐北方匈奴、修筑长城、扩建首都咸阳,每次都是数十万农民在严罚重刑之下强服劳役,农事和民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暴动,由陈胜揭竿而起。公元前206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15年后,秦朝灭亡,成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短的帝国。在这一过程中,著名的西楚霸王项羽、刘邦相继登场,上演了精彩异常的楚汉相争波澜起伏的历史大剧。

在这场大剧的开始阶段,项羽势力庞大,处于绝对上风。刘邦在率先攻入秦朝都城咸阳后,广施德政,规定杀人者死,伤人和盗窃要抵罪,其余秦朝法令全部废除,这便是“约法三章”典故的来历。刘邦大军除了接收秦朝律令图籍外,迅速自咸阳城中撤出。这一最高级也是最成功的政策治略,赢得了秦朝人民的极大拥护。项羽入关比刘邦晚一个月,愤怒的项羽准备攻击刘邦,刘邦亲自到项羽大营表示谢罪,上演了惊险的“鸿门宴”。项羽攻入咸阳城后,杀了秦朝全部皇族,屠咸阳城,放兵掠夺,纵火烧毁了包括阿房宫在内的秦朝宫室,制造了咸阳空前大灾难。这也使项羽失去了秦人民心。

此后,项羽取得了中国最高指导权,复活封建制,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被封为汉王,表面表示恭顺。项羽分封第二年,刘邦就以义帝遇弑为名,与项羽决裂,重用原任项羽侍卫官的韩信为大将军,传檄诸侯,共讨项羽。楚汉激烈攻防,对峙三年,项羽最重要的智囊陈平被离间,身边仅剩年迈的政略家范增,而刘邦在萧何、韩信、张良等辅佐下,实力大增,战争的天平倒向了刘邦。

黄河的历史文化资料

黄河的历史文化资料:

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如内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阴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水渠。龙门~潼关河道摆动也较大。不过,这些河段演变对整个黄河发育来说影响不大。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发布,如何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黄河历史悠久,流域广阔,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留下了精彩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穿越时空,为黄河流域增添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编制和出台该文件旨在推动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决策和实施。

在甘肃黄河上游,承载着黄河文化遗产的青城古建筑群焕发出新的色彩,古渡口、古驿站得到整体保护,黄河文化在游客和当地居民心中更加具体。位于甘肃省永靖县的黄河文化博物馆,展览规划周密,重点介绍了黄河的形成以及黄河上游的历史和文化。在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的协调下,持续开展文物抢救和预防性保护工作,完善文物保护的动态监测和预警体系,黄河文物得到制度和人文关怀。

从黄河文化的核心价值出发,以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为核心,创新价值导向的运用模式、方法和路径,系统解读黄河遗产中蕴含的当代价值,深化遗产价值转化,提供高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黄河遗产保护成果的全民共享。

多年来,黄河流域在考古、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石窟古建筑和寺庙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黄河流域文物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强,文物保护、接触和利用的整体水平不高,文物复兴的途径不多,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还存在矛盾,与当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还不充分,难以形成对黄河文化保护和弘扬的有效支撑。同一条黄河,同一片黄河泥,历史上的泥与今天的泥形成呼应,黄河精神得以传承。

本文链接:http://www.sxhhwh.com/huanhewh/5824.html 转载需授权!

河南打造黄河历史文化地标

上一篇:共话黄河文化(传播黄河文化)

下一篇:天天风之旅烧饼(天天风之旅官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