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美图片大全(黄河文化图画)

erjian2022-07-0356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黄河的手抄报图片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 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 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 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 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 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 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 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 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 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 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 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 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 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 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 之地。

六、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 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 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 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七、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 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 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历史记述改造自然的功绩

这里确实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这里也难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传说,神农氏曾教民稼穑。耐人寻味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

《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 "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木叮叮, 鸟鸣嘤嘤。"

九、黄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损

始皇帝统一六国,大量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与此同 时,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 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 实行屯垦戍边,多次向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移民,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 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

十、黄土高原森林第二次受大损

西汉时期,天下大治,中国人口激增至6000万。向西北开拓移 民成为解决人口膨胀压力的主要手段,仅汉武帝时期,就向西北边塞迁 徙了70余万人口。西汉将匈奴赶到遥远的漠北,将大片林牧区变成了 农耕区。西汉在河套开发的引黄灌溉工程,是以宁夏内蒙的贺兰山森林 和陕北森林的大破坏为代价的。

十一、黄土高原森林第三次受大损

唐朝立国之初,励精图治,经济迅速恢复。由于其经济贸易外交 的中心皆偏于西北,因而西北地区的屯田垦殖搞得有声有色。黄土高 原的林牧区开辟了大片农田,垦田数十万亩。每丁耕田有二三百亩, 广种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

唐代定都黄土地的中心城市-长安。盛唐气象,国力达到顶峰, 都城的规模当然前无古人,耗用木材无数。仅就长安附近而言,唐代除了在宝鸡、眉县、周至、户县等邻近山中采伐外,还远到岐山、陇山和当时岚州(今岚县)、盛州(今内蒙额尔多斯高原一带)采办。

十二、黄土高原森林第四次受大损

宋代建都开封,因为洛阳附近黄河南北的山岭早被砍伐一空了, 不得不远去吕梁山采伐,当时渭河上游林区也横遭暴劫。史载北宋刚 刚立国,就在秦陇之间大肆采伐。陕西秦岭、子午岭、罗山,宁夏贺 兰山、大盘山,甘肃沼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到破坏。宋朝官商 每年仅从陕甘间的陇山就采得大木万株以上,竟使当时开封城内良木堆积如山,私商采卖木材更是不计其数。

十三、黄土高原森林第五次受大损

明朝重得西北,重视屯田,以便以屯养军,以军隶民。当时"屯 田普天下","而西北为最"。明初驻屯雁门、偏关长城附近时,那 里因山势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鲜径行,骑不能入"。到了明中叶, 北京的高官显贵,边关将士,当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 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单是每年贩运到北京的林木,就不 下百万根。

十四、黄土高原森林第六次受大损

满清入关,短短几十年休养生息,人口由8000万增至两亿。 华北、江南人满为患,于是大量流民自发涌向西北。黄土高原又一次成为破坏的重灾区,祈连山、六盘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参天,此时完 全成了光山秃岭。

十五、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

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实的一片黄土。 黄土本身土质疏松,没有任何抗冲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 护。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为最,草原次之,农作物则几乎为零。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扫平具备保护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没有保护 能力的农作物。

十六、呜呼!黄河!

呜呼!千百年来,我们就这样在刀斧和战火中毁灭了黄河中下游的 天然植被。可叹伐尽林木营造的无数恢宏殿宇,而今安在哉?

黄土地是深厚的,也是脆弱的。因为它土质疏松,颗粒细腻,植被 一经破坏,水土流失就极其严重。很快我们就听到了哀婉的叹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十七、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沟壑纵深

目前高原上长度在1公里以上的沟壑有30多万条,1公里以下的 支沟、毛沟更是不计其数。一道道沟壑最终的归宿都是黄河,它们不停 地切割着黄土高原,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十八、黄土高原植被破坏,生态环境今非昔比

走在我们今天称之为黄土高原的莽原之上,满眼是嶙峋干裂、支离 破碎的黄土,没有树,甚至没有草,多少人曾深深感叹:人类的先民们, 怎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发出如此灿烂的文明?

它们没有意识到的是,直到6000年前,绿色还是这里的主色调, 那时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9%。

十九、一场暴雨地形巨变

随着植被覆盖率的下降,高原上河流沟壑强烈下切,在向上延伸的同 时,两侧也在拓宽,并且发展出支沟,支沟又发展成毛沟。这样的变化, 往往只需要数年、数月、数天甚至一场暴雨过后就能完成,因此黄土高原 也被称作世界上地形改变最为迅速的地区。

二十、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

每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这些沟壑。每年流失的 16亿吨泥土,绝不仅仅是把一条河染成触目惊心的黄色。它随水而下, 淤塞了湖泊,冲决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涤荡了平原。

二十一、三年两决口,百年大改道

黄河一天天暴虐起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亲河 终于成了"中华之忧患"。与黄河水患的搏斗,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 亡的头等大事。

二十二、守着黄河缺水,郑州可为中游一例

郑州本来因水而兴,它依傍黄河,还有贾鲁河、熊耳河、金水河从 城中流过。但随着工农业的巨大发展,污染日趋加重,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三条曾经流淌不尽的河流先后枯竭。至70年代,郑州已完全依赖 黄河供水。

二十三、山东缺水,越近黄河越缺水

山东的水资源情况更加紧张,人口和耕地分别占到全国的7.2% 和7.3%,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3.3%。每公顷耕地占有水量4560立方米,是全国的17.3%。是越接近黄河水资源越短缺, 到黄河一带径流深降到只有60毫米,到鲁西北的临清、冠县一带竟只 有25毫米。

关于有关黄河的文化

黄河文化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2006-01-24 11:25:24

[字体:大 中 小]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两岸、大河上下。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早在旧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有了人类的活动。1963年在陕西蓝田发现的"蓝田猿人"--古猿人的头盖骨、牙齿和上下颌骨,据文物工作者的考证,已有八十万年的历史。山西襄汾发现的"丁村人",距今也有二十万年。黄河河套地区的"河套人"及其文化,河南安阳小南海发现的洞穴遗址,都在五万年以上。在这悠久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经过艰苦的劳动,既发展了人类的体质形态,又创造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他 们不但发明了火,能够制造粗糙的石器、骨器,而且经过不断的实践,学会了钻磨技术,能够从事狩猎、捕鱼了。我国传说中的燧人氏、有巢氏,可能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人口急剧增加 ,生产和文化都有了飞跃发展。1920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掘出了许多石器、骨器、陶器,其中有石斧、石刀、石杵、石锄和纺织用的石制纺轮,有缝纫用的骨针,也有彩色陶器,这就是著名的"仰韶文化"。据考古学家考证,仰韶文化延续达千年以上,早期距今已六千年左右了。考古工作者经过广泛挖掘,发现从青海、甘肃一直到陕西、山西、河南,到处都分布有仰韶文化的遗址。1953年开始在西安市发现的半坡村遗址,更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当时,半坡人已经开始种植谷物,饲养家畜,懂得了纺线织布,创造了规模较大的草泥土木结构的茅屋,挖掘了储藏粮食的窖穴。围绕居住区构筑了深、宽5~6米,长300多米的大量 围沟,改变了穴居野处原始状态。制陶工艺已经相当发达,在出土的陶器中,有各式各样的红色陶器和制作精美彩陶,陶面上的动物图案栩栩如生,反映了远古人民的艺术才能。在彩陶上还有一些刻划符号,很可能就是我国的原始文字。

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黄河流域已处于氏族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代。生产工具进一步改进了,父权取代了母权,私有制开始出现。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的发掘,初步揭示了这一时期的面貌。据考古工作者的广泛考查,在山东省的黄河南北,都陆续发现了大汶口文化的踪迹,其年限约相当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后期可能延续得更晚一些。从发掘情况看,这时的生产工具已有了穿孔石斧、扁而薄的石铲、鹿角制成的短柄鹤嘴锄。石斧、石铲、石锛、石凿都用硬度极高的石料制成,有的还用了硬度11度的蛋白石。在发掘的一些墓葬中,还发现了不少随葬的玉制装饰品,饮酒器具和精致的象牙雕刻。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大汶口一号墓里,有一年孔雀绿色的骨凿,据测定其中含有大量的铜,很可能当时已懂得用铜了。另外,从大汶口墓葬还可以看出:那时已出现了较多的一男一女合葬墓,而且墓的规模有大有小,随葬品的多寡极为悬殊。这种情况在仰韶期的墓葬中是少见的,说明社会已过渡到以父系为中心的时代,贫富分化越来越明显了。

在距今约四千年前,原始公社瓦解,夏禹的儿子打破过去的"禅让"制,继承了禹的王位,建立了世袭的奴隶制国家。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夏王朝存在了四五百年之久,大致活动于以河南、山西、山东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奴隶制虽然破坏了原始公社的公有和平等关系,但是打破了以往狡隘的氏族范围,扩大了生产规模和社会分工,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创造,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从近几年来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和河北唐山大城山的发掘看,至迟在夏代晚期就已经有了青铜器,夏代早期很可能是红铜时代了。冶铜业的出现,使社会发生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开来,标志着古代文化的繁荣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大约在三千五百年以前,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王朝在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两岸建立了。它是一个高度发展的种族奴隶制国家,千百万奴隶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更大发展,文化艺术和自然科学都取得了较高成就。

据考古工作者的考证,偃师二里头遗址就是商代最早的都城,所谓"商汤居毫"的亳地。在这里,除发现了东西长五里、南北宽三里的商代早期都邑和规模宏伟的宫室遗迹外,还掘出了一批铜渣、坩锅片和铜镞(箭头)、铜凿、铜刀、铜锥、铜鱼钩、铜铃等器物,经鉴定均为青铜制品。这证明商初不仅在生产工具方面已广泛使用了青铜器,而且在消耗量大、回收率低的箭头方面也应用了青铜,这在世界其他地方的青铜文化中是很少见的。在河南郑州,曾发现商代早期的另一遗址,其中有制陶场、制骨场、制铜场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作坊,并有不少金饰品、玉石、玛瑙、贝壳、青铜制品出土。此外还发现了上釉的陶器和古老的商代城墙,为研究我国原始陶器的产生和古代城池的构筑提供了重要资料。

商代中期国王盘庚迁殷以后,科学文化的繁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河南安阳"殷墟"中,近几十年先后出土的文物是不可胜计的。这里的"司母戊"大方铜鼎,重1500多斤,高137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7厘米,花纹华丽,结构复杂,是世界古代青铜器中仅有的雄伟巨制。另一件商代石磬,声色优美,悠扬动听,长84厘米,高42厘米,上面刻有形象逼真的猛虎,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珍品。特别是在这里先后发现的十几万片甲骨文,单字即在三千字以上,记述了当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并且保留了一批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月食和星宿、风、云、雨、雪、虹、霞等天文气象的记录。这一切,充分显示了三千年前我国文化的成熟程度。

在商代,以往一直认为是只有青铜器而无铁器的。但是,近年在河北藁城商代中期遗址发现铁刃青铜钺,却打破了这一论断。据初步研究,这件兵器出土于公元前14世纪至13世纪的一座墓葬,青铜钺的刃部是熟铁。黄河当时是经过藁城东面从天津附近入海的。这一武器的发现,说明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商代奴隶们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冶铜技术,而且也已懂得用铁了。

西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新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冶铁成了一项重要的新兴手工业,各诸侯国相继使用了铁制生产工具,把农业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随着生产的发展,封建制的新生产关系代替了奴隶制的旧生产关系,城市经济繁荣起来。秦国的咸阳,魏国的大梁,赵国的邯郸,齐国的临淄,都成了当时远近驰名的城市,临淄甚至达到了二十多万人的巨大规模。思想文化生活这时也空前活跃起来,反映各阶级、各阶层利益的各家学派,相互展开激烈的论战。他们竞相办私学、著书立说,形成了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典籍。

从秦汉大统一帝国的建立到北宋皇朝,黄河流域仍然是我国历代的都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生活在大河上下的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卓越才能,创造了更加绚丽多彩的文化。根据史书记载,在汉代,人们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制成了用来测量天象和测验地震方向的"浑天仪"、"侯风地动仪"。隋代创造出印刷术,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对世界文明有巨大影响的指南针和火药也早在11世纪以前就广为传播。1957年陕西省出土的"灞桥纸",经考古工作者判定,大约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时期的遗物,比史书记载的东汉蔡伦造纸还早二百多年。

同时,城市建筑的规模更为壮观:几代帝都的长安,西汉时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南通巴蜀西达西域的枢纽,城市范围比西方同时期著名的罗马城大三倍以上。唐时长安城东西十八里,南北十五里,人口一百九十六万,街衢市坊井然有序,其规模之宏伟,尤为中外所称道。北宋时的东京(今开封),城周五十多里,汴河、蔡河、广济河、金水河,穿城而过,是中古时期十分繁华的都会。今天,从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东京建筑雄伟、景色绮丽、舟船云集、车马竞驰的风貌。

在从秦汉到北宋的一千多年中,黄河两岸的劳动人民,除从事生产劳动外,还筑长城,开运河,修渠道,营造宫殿、寺院、陵墓,进行了巨大的工程建设。一直到现在,黄河流域的地上地下还保存着许多古代建筑和艺术宝库。宁夏的秦渠、汉渠、唐徕渠,西安唐代的大雁塔,河南登封的北魏嵩岳寺塔,开封的宋代铁塔,洛阳的东汉白马寺,山西的唐代南禅寺和佛光寺大殿,陕西的秦始皇陵和汉唐陵墓,河南龙门石窟的石佛和甘肃麦积山的泥塑像等等,都充分显示了古代匠师高超的技术水平,杰出的艺术成就。

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附近发现的秦俑抗,出土身高1.8米左右的大型武士俑五百八十件,和真马大小相似,拖有战车的陶马二十四匹。俑坑总面积约12000多平方米,埋藏各种陶俑约六千件,还有大批实用兵器,坑内马俑排列整齐,气势宏伟;武士俑身穿铠甲,意气昂扬。这种雄伟的军阵场面,再现了秦始皇兵强马壮、横扫六国的壮丽图景,是非常珍贵的艺术遗产。这些兵马俑的雕塑制作,使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黄河文化】

延川历史悠久,从隋开皇三年设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特别是黄河文化有着更为深厚的

历史渊源。

这里是中华民族始祖伏羲故里,黄河流经

县境形成"S"型大转弯启发伏羲发明了太极八卦

图及其阴阳学理论,这便是黄河文化的起源。

古时的延川,先后有10个民族在这里繁衍

生息,成为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形成了独特的

黄土文化。正是这种久远的黄河原始文化和古

老的多民族文化氛围,古时的延川,先后有10

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为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形成了独特的黄土文化。正是这种久远的黄

河原始文化和古老的多民族文化氛围,沉淀出了延川黄河黄土文化的兼容特征,孕育了延川独

特的文化历史。文学创造人才辈出,流芳古今。清代的女诗人李娓娓、抗战时期杨醉乡等,在

当时文坛引起较大影响。进入七十年代,延川文艺人才及优秀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小说创作,

涌现出了以路遥、闻频、谷溪、倪泓为代表的作家群;布堆画以讴歌黄土、黄河文化为主题,

涌现出了以冯山云为代表的一大批民间艺术工作者;剪纸艺术以高凤莲为代表,作品如云,出

现了姹紫嫣红的创作局面;诗歌、散文、曲艺、书法、绘画等各种门类的艺术,并驾齐驱,使

延川文艺创作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光芒夺目。

【黄河旅游】

黄河旅游以伏羲创立黄河文化为主线,挖掘开发了山水风光、伏羲与伯牛、历史文化、宗

教文化、民间民俗文化、革命文化等九大系列26个景点。

有伏羲故里伏义河"河之洲",有延水关的

古渡雄风,有新石期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有东

晋时期大夏王墓冢。有明代的会峰奇寨,这都

是历史在延川这块土地上留下的人文胜迹。到

延川旅游参观,不仅可以领略黄河自然的风光

雄壮奇观,也可以了解黄河文化的起源,寻根

问祖,感悟历史,还可以探寻延川黄河文化奥

秘之所在,是人文墨客、有识之士的旅游胜景

关于黄河的资料和图片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故黄河的故黄河文化景观

今天起,从“古黄河”碑到“百步洪”题刻,市民可以享受一次“文化之旅”

今天,如果你从故黄河西三环桥开始,沿着故黄河边顺流而下,8处11座精美的雕塑会逐一呈现在你的眼前。从“古黄河”碑到群雕《兵魂》,到汴泗交汇碑、禁碑、张良墓道碑,再到地雕、文化墙浮雕,再到百步洪广场,移步换景,满眼皆是景观。这就是水利部门刚刚完成的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工程。

在实现了故黄河绿化、亮化的基础上,如何将其打造成为一条贯穿徐州的“文化景观”?中国美术学院提出设计方案,市水利、园林、规划等多家部门邀请我市相关专家多方论证,并赴外地多个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后,2007年3月3日,由市水利部门施工的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工程正式拉开帷幕。经过长达9个月的紧张施工,今天,市区故黄河沿岸的8处11座精美雕塑已全部亮相。

市水利局故黄河市区段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张纯旺介绍了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工程的基本情况:

徐州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雕塑)创作的环境区域,西起西三环路桥,东至汉桥,河道长约9公里(两岸沿线景观带为18公里)。该景观带是徐州城市的核心景观之一,也是徐州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

故黄河是养育徐州的母亲河,因此徐州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雕塑)创作定位在“河流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主题——《河之魂》(母亲河)。着重于故黄河的历史传说、历史故事、河流变迁以及影响徐州历史的人和事为主要题材,同时结合民俗民风等内容,使得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创作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成为环境的画龙点睛之笔。

徐州是楚汉文化的发祥地,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雕塑)创作形式根据大环境进行设点,各点依据不同题材创作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每件作品均蕴涵汉代的艺术风格,贯穿北方粗犷、浑厚的整体风貌——“雄”,区别与南方精细、小巧的柔美——“秀”,充分体现黄河澎湃之势和河之魂的主题,与徐州城市风格相协调。

精美雕塑

雕塑一:古黄河碑

位置:西三环桥东,黄河南岸

说明:故黄河主题景观在两块巨石中间勾画出河流的形态,其中一块巨石上书古意篆书“古黄河”,寓意故黄河自汉以来流经徐州,养育了一方水土。作品不连基座高约6米。

雕塑二:群雕《兵魂》

位置:西苑民馨桥北端东侧,黄河北岸

说明:以花岗岩堆叠出汉代将士排兵布阵的浩大气势,充满引而不发、萧瑟肃杀的内在张力,背面刻写《大风歌》。一曲豪迈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以及“安得猛士守四方”点明雕塑反映了古代将士保家卫国壮烈气节的主题。

雕塑三:汴泗交汇碑

位置:坝子街桥北端西侧,黄河北岸

说明:汴泗交汇碑造型以传统“碑”、“阙”造型为基础,结合徐州粗犷的历史特征进行艺术创作,碑核心为花岗岩方石,正面为“汴泗交汇”四个大字,背面为碑记,两侧面分别为汴泗古河图和古城图,下部为石隼结构。石碑以其古朴厚重成为故黄河两岸园林景观中的亮点之一。

雕塑四:禁碑

位置:坝子街桥南端东侧,黄河南岸

说明:禁碑原为清朝雍正年间刻写码头禁止事项的石碑,现重新创作,将其设计成为横向方正外形,体现“令行禁止”的法度,造型别致,碑下部为粗犷的隼卯结构,体现了法度的严谨性。

雕塑五:张良墓道碑

位置:坝子街桥南端东侧,黄河南岸 说明:将原存于汉画像石馆的张良墓道碑嵌在传统式样的青石碑上,碑首为传统云纹图案,中间刻写“千古流芳”四字。碑底座则书写了“张良墓道碑”和“于此落水复打捞得之”,反映墓道碑得来的缘由。

雕塑六:台阶地雕(两块)

位置:弘济桥东端北侧,黄河东岸

说明:地雕上文为《徐州志》卷首,下文为万历年间徐州府图和清同治年间徐州外城图。通过古图和古籍来体现徐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了解徐州的历史。

雕塑七:文化墙浮雕(四块)

位置:建国路桥东端南侧 黄河东岸

说明:

1、《孔子见老子》:据《庄子天运》记载,“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两位哲人的相会由此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传世佳话。

2、《泗水捞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彭城,为捞失于泗水之周鼎,使千人求之,鼎出水之时遇龙咬断绳索,弗得。

3、《潘公治黄》:明代治河名臣潘立驯来到徐州开挖奎河以泄徐州城中之水,并将此河道开挖收录其著作《河防一览》之中。

4、《古道漕运》:古代徐州汴泗交流,河流纵横水运便利,成为东部水运的枢纽和漕运的重要中转站,因此得了“五省通衢”的美誉。

雕塑八:百步洪题刻

位置:和平桥南侧百步洪广场

说明:通过巨石题刻“百步洪”点明广场的主题和内涵,草地与巨石还原了古代百步洪的壮丽意境,同时在前面放置刻有苏轼《百步洪》诗的浪卷石,强化景观氛围。

黄河边有那些人文景观

黄河大观

位于郑州市北郊郑邙公路23公里处,是一个以黄河文化为背景,以黄河流域的人文景观为表现形式,融国内外高新技术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主题公园。

园内以3.7公里长的模拟小黄河为轴线,分文化风情区和北岸高科技游乐区。文化风情区由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19处人文景观组成,包括泰山、龙亭、龙门石窟、大雁塔、兵马俑、长城等。北岸高科技游乐区建有先进的动感影院,银幕有七层楼高,画面清晰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交通:从火车站乘16路公交车可达。从黄河游览区乘缆车可直接到黄河大观。

门票:30元/人。

黄河龙门——司马迁祠墓景区风采

黄河龙门——司马迁祠墓,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韩城市境内。由龙门、司马迁祠墓、普照寺、黄河滩涂湿地和韩城市旧城区的文庙、城隍庙等元代古建筑群组成的省级风景名胜区(1990年4月6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景区面积20平方公

里。是以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遗迹等人文景观为特色,展现黄河龙门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之风景旅游胜地。

龙门,又名禹门,位于韩城市北30公里处的黄河大峡谷出口处,因两岸峭壁夹峙,状如门阙,故称“龙门”。又说与大禹治水,禹凿龙门有关,后人怀念其治水功德,遂称为“禹门”。在龙门,看秦晋峡谷,雷鸣浪翻,激流奔腾;峡谷之外,山开岸宽,一泻千里。古人咏叹“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龙门屹立两山中,积水奔腾势不究。骇流三层迷上下,怒涛一瞬辨西东”;“大禹神功何处是,壶口南去有龙门”;真实地描绘了龙门胜景。

龙门原有2座禹王庙,一在河东、一在河西,庙旁有望河楼,殿堂楼阁,宏伟壮观。两岸松柏常青,香火不断,可惜被侵华日军烧毁了,现仅留遗址废墟。龙门古八景“曲栈连云、南亭夜月、层楼依汉、飞阁流丹、秋水归帆、鸣泉濑玉、空谷惊雷、春鳞汲浪。”是描述当时古龙门胜景的真实写照。而今,龙门自然风光依然迷人。

龙门自古为秦晋交通要道,两岸仅靠木船摆渡,多少生命财产被黄河吞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修建了铁索桥、公路桥、铁路桥,成为沟通西北、华北的交通大动脉。

司马迁祠墓在韩城市南10公里的黄河西岸芝川镇南塬上。自下而上依山势筑起四层高台,高达40多米,背依梁山,面临黄河,仰视犹如古城堡,巍峨壮丽,气势恢宏。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或更晚—公元前91年或更晚),我国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夏阳人(今陕西韩城市芝川镇附近),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为西汉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20岁开始游历,足迹遍神州,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遍读宫中藏书,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著《史记》。后因替李陵辨解,受汉武帝残酷的腐刑。出狱后,发奋继续撰写《史记》至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史记》共130篇,52万字,是中国第一部通史,影响世界文明。

司马迁祠墓,背靠梁山,芝水环绕,屹立于黄河之滨。过了芝秀桥,便是石块铺成的司马坡道,高大牌坊上书“高山仰止”;第二道山门书“史笔昭世”;第三道山门书“河山之阳”;第四道山门位于台阶尽头,上书“太史祠”三个大字。祠庙前为献殿,后为寝宫,正中高台上有司马迁塑像方脸长须,红袍高髻,显示其抱负非凡、刚真不屈的气概。两侧陈列64块石碑,多是记述太史公生平事迹和对其歌颂的诗词 ,以及建祠、墓的记述和祭文等。祠庙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宋、元、明、清各代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屡有修葺或重修。寝宫之后,是司马迁墓冢,呈圆筒形,四周砌青砖,还雕刻有八卦及各种图案。墓上五指柏,枝叶茂盛,树冠逢大,令人肃然起敬。

1957年,郭沫若题诗曰:“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识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鹰斧铖,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首诗对司马迁给予以高度的评价。

韩城旧县城,是全国六座保护比较完整的古城之一。古城区总面积62.24公顷,有房屋5298栋,有重点保留价值或部分保留价值的古民居店铺及古建筑778栋。古城区内部整体形象是“青砖灰瓦坡屋顶”,主要特征是元、明、清历史风貌。

风景区内还有太史故里、韩长城、梁长城、魏长城、汉武帝行宫——挟荔宫遗址、河渎碑、大禹庙、元明清古宅院党家村等名胜古迹。其中,绝大多数是国家级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景区已成为秦、晋边界重要的风景旅游胜地。

人文景观名胜-黄河铁路大桥

黄河铁路大桥是亚洲最长的铁路桥。该桥长约10公里,单线延长11公里,运能4000万吨。此桥横跨山东、河南两省,西连太行、过京广,东至日照,为沟通内地与沿海的物资交流和经济腾飞起着巨大的作用。此桥由铁道大桥工程局堪测、设计院设计,桥上设有长1234米的黄河桥站,是中国唯一在桥上设置车站的大桥。大桥投资总额为2.45亿元,1983年动工,1985年建成通车。

全国来看,在哪里看黄河最合适?黄河沿途有哪些值得逗留的地方?

全国来看,在壶口瀑布看黄河最合适。黄河沿途有黄河源头—— 玛多:星宿海;河南郑州的黄河游览区;晋陕峡谷;潼关;桃花峪;山西的壶口瀑布;宁夏的青铜峡一百零八塔;中卫高庙;兰州的白塔山公园;青海湖。

玛多:追溯黄河源头

要指出玛多精确的相对位置实在并不容易,因为它邻近的四周并没有大的城市,我们只能说它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面遥远的地方。玛多是黄河上游第一个县城,人口稀少,气候恶劣,海拔4000多米,然而却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因为中华文化的摇篮——黄河的源头就位于此县境内,自古以来人们就纷纷来此寻根溯源。在玛多县的西郊有黄河的第一桥,此地黄河水清澈见底,漫步桥上,思忆遥迢,情趣别样。再往西,见鄂陵湖及鄂陵湖西20公里的扎陵湖,这两个湖仿如一双明珠镶嵌在黄河的上游。再源流而上,水清天阔,沿途一派藏乡牧区风光,牧草丰美,牛羊成群,有星宿海、约古宗列渠及著名的卡日曲。若是冬春至,可凿冰捕鱼,见候鸟数万。

星宿海

黄河之水行进至此,因地势平缓,河面骤然展宽,流速也变缓,四处流淌的河水,使这里形成大片沼泽和众多的湖泊。在这不大的盆地里,竟星罗棋布着数以百计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湖泊,大的有几百平方米,小的仅几平方米,登高远眺,这些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星宿海之名大概即由此而来。

黄河游览区

黄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水利风景区、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这里是黄河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形成了博大、宏伟、壮丽、优美的自然景观。她处于中华民族发源地的核心部位,景区历史古迹丰富,文化遗产深厚。历经四十年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融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寻根祭祖、弘扬华夏文明为一体的大型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内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是“中华民族之魂”----黄河之旅的龙头景区。

晋陕峡谷

晋陕峡谷,位于内蒙、山西、陕西三省的交界处。被称之为 “晋陕峡谷”黄河段,是指九曲晋陕峡谷,位于内蒙、山西、陕西三省的交界处。被称之为 “晋陕峡谷”黄河段,是指九曲黄河从内蒙古准格尔旗经过山西省河曲县向南拐弯,穿过山西保德与陕西府谷两县,大约100公里长的河段。在山西省河曲县,黄河河水十分清澈,平缓两岸悬崖峭立,水石相激。晋陕峡谷,在当地,老百姓将此段黄河 称之为“黑三角”。

潼关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隆要。杜甫游此后也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万古用一夫”的诗句。

桃花峪

桃花峪因景而得名。《河阴县志》记载:桃花峪“夹岸多桃林,春三月时,游人为之目眩……”古时桃花峪“桃花如流瀑,阡陌飘红云” 的美景可窥一斑。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1]  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陕西西安449千米。[2]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壶口瀑布气势恢宏;而到了冬季,整个水面全部冰冻,结出罕见的巨大冰瀑。

一百零八塔

一百零八塔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于银川市南60公里的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塔群坐西面东,依山临水,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题记的帛书和佛祯,可能建于西夏时期是喇嘛式实心塔群。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总计一百零八座,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数而得名。

中卫高庙

中卫高庙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区城北.建在接连城墙的高台上(包括高台下的保安寺)。据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表现出宁夏古建筑的风貌。它与“大漠奇观”齐名,是中卫两大景观之一。

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北部,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长方形,白塔居中,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拔秀丽。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于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

青海湖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本文链接:http://www.sxhhwh.com/huanhewh/200.html 转载需授权!

黄河文化美图片大全

上一篇:黄河文化主题采风写生团(黄河文化主题创作展)

下一篇:黄河文化陶瓷(河北陶瓷文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