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诗歌朗诵稿(黄河颂诗朗诵稿)

erjian2022-08-1561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黄河的朗诵诗歌

诗歌名:《黄河颂》

歌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扩展资料:

《黄河颂》是现代诗人光未然于193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抒情诗,此诗亦是诗人对黄河唱出的颂歌,诗人用澎湃的热情地讴歌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护作用,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黄河颂(朗诵词)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

啊!黄河!你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扩展资料

《黄河颂》当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它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

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用澎湃的激情热情地讴歌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护作用,并表达了学习黄河精神,铸就像它一样伟大坚强的决心。全诗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表达了保卫黄河,保卫中国的思想感情。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石器时代,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蓝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现在黄河支流渭河;龙山文明出现在山东半岛等等。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

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酝酿并写出了《黄河大合唱》组诗。此诗即为组诗八章中的第二篇。

《黄河大合唱》是现代诗人光未然于193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抒情诗,此诗亦是诗人对黄河唱出的颂歌,诗人用澎湃的热情地讴歌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护作用,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全诗语言奔放,意境开阔高远,气势磅礴,充满力量,读来一气呵成,激情澎湃,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此诗后被选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等教材中的课文。

歌颂黄河的诗歌朗诵稿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晚渡黄河

- - 骆宾王

千里寻归路,

一苇乱平源。

通波连马颊,

迸水急龙门。

照日荣光净,

惊风瑞浪翻。

棹唱临风断,

樵讴入听喧。

岸迥秋霞落,

潭深夕雾繁。

谁堪逝川上,

日暮不归魂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 河

薛能(唐)

何处发昆仑,连乾复浸坤。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

岸裂新冲势,滩馀旧落痕。横沟通海上,远色尽山根。

勇逗三峰坼,雄标四渎尊。湾中秋景树,阔外夕阳村。

沫乱知鱼呴,槎来见鸟蹲。飞沙当白日,凝雾接黄昏。

润可资农亩,清能表帝恩。雨吟堪极目,风度想惊魂。

显瑞龟曾出,阴灵伯固存。盘涡寒渐急,浅濑暑微温。

九曲终柔胜,常流可暗吞。人间无博望,谁复到穷源

黄河颂全文

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拓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光未然在延安途中亲历黄河的险峡怒涛,萌动了为黄河放歌的诗情。后受冼星海之约,写出长诗黄河吟。冼星海在除夕晚上听到了该诗的朗诵异常兴奋,连续写作六天,于1939年3月32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部史诗性杰作。

赏析: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其中的一个乐章,它由序曲、主体、尾声三部分组成。

从内容看,第一节是朗诵词,是全诗的序曲部分,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称呼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

第二节是歌词,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文中用一个“望”字来统帅,歌颂了黄河的伟大精神。主体部分是由绘黄河、颂黄河两部分组成。绘黄河,绘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绘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颂黄河,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歌颂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歌词中反复出现“啊!黄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是直抒胸臆,二是把“颂”的部分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最后尾声部分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的精神。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的精神,以此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黄河颂》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她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

《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

作者简介: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男,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后改为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

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最后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本文链接:http://www.sxhhwh.com/huanhewh/6478.html 转载需授权!

黄河文化诗歌朗诵稿

上一篇:黄河文化文字的产生(孕育黄河文化的是)

下一篇:月光下的异世界之旅第六话完整版(月光下的异世界之旅306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